正文 知乎:奔向信息溝通的新宇宙(2 / 3)

或許,失敗能給人以更深刻的啟迪。周源反思:沒人願意付費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我們不是這款產品的用戶。所以,2010底創辦知乎的時候,他不停地、反複地問自己和身邊人:如果有這樣一款產品,你願不願意成為它的用戶?聽到了無數個堅定的聲音,創業的熱情重燃。

從貴州老家,跑到成都讀本科,南京讀碩士;再從上海的一名程序員,轉而風風火火闖北京,成為媒體人、創業者,周源的青春著實“折騰”。他如此解讀:當你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改變就是一種驅動力。年輕,不就要任性嗎!這就是一個尋找的過程。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那個讓事情發生的人

上午10點,走進位於768創意園區裏的知乎辦公室。二樓百餘平米的開放辦公區間裏,密密麻麻地裝著70多位年輕的技術控。他們有的專注於眼前的屏幕,有的三人一組幾人一夥探討問題,而周源本人就身處他們其中,辦公位也僅有一平米左右。

“樓下有一個新的辦公室正在裝修,之後大家就能相對輕鬆一點”,周源向記者介紹。轉過頭來,他又補充了一個細節:“其實每次麵試新人,我都會問:你看這裏這麼擠,有什麼感受?大家反倒沒人介意,都說想象中就是這個樣子。”

那麼大家真正介意什麼?能夠影響世界的作品。

理想中的知乎是一個提倡認真、理性、專業的社區。然而在娛樂至死的中文互聯網世界,到處都是灌水和吐槽,它該如何生存?周源把事業的初創稱為“在沙漠裏建綠洲”。

具體做法是,邀請私人圈子裏那些最具有分享精神和專業知識的朋友加入。很快,知乎上聚集了200多位用戶,其中包括李開複、王興、王小川、徐小平、馬化騰等業界大咖。首批的綠洲建造者在最初的40天內,瘋狂地產生了8000個問題和2萬個回答。幾乎每個問題都會得到優質的解答,好的問題還會刺激更多人回答。在他們的頻繁交流中逐漸奠定了知乎的品位和格調。

2011年1月26日正式發布上線後,短短幾個月,知乎團隊微博的評論區和郵箱裏就塞滿了索要邀請碼的留言和來信,知乎的邀請碼還出現在了淘寶上,120元一個,而且一售而空。那時,就有不少朋友鼓動周源:趕緊趁熱打鐵把規模做上去!

然而,知乎依然維持邀請碼注冊製。在流量至上的互聯網行業,這種主動限製用戶增長的做法著實被視為“另類”。可是周源認為:流量並不等於用戶價值。看看已經出現的一些灌水內容以及語言戾氣,再考慮團隊當時的承載能力。他擔心如果質量沒有了,就連剛開辟的綠洲也會消失。

如此走過了兩年,知乎在慢節奏地淡定前行著,但到了一定階段,它也像一個人口基數停止增長的城市,開始漸漸缺乏足夠的多樣性。

是時候去做一次大的改變了,2013年4月知乎終於做了這個重要的決定——開放注冊。緊隨其後,推出了移動端的知乎日報、知乎周刊,開辦了線下的“鹽”沙龍(知乎要把存在於人們大腦中未被分享過的智慧從信息海洋中源源不斷地提取出來,讓知識之鹽豐富更多人的生活),出品了“鹽”係列電子書——不出所料,“知友”的數量高速增長,一年內從40萬猛漲到400萬,而今已聚集超過1000萬知乎用戶。

更多的用戶意味著更高的要求。麵對如今的“人口”規模,知乎星球能否依舊保持建立之初的高質量運行,甚至是更加健康高效的運轉?一切都充滿挑戰。

立誓去積極應戰的人不隻是周源自己,因為站在他身後的已有一支強大的夢之隊。他們要做一群“總搞得掂”的人,要用技術去創造影響力,而非完成任務。知乎的領導力秘籍是:取消掉把工作簡單劃分為產品-開發-測試-運營的流水線,而把一整個大團隊拆分成一個又一個小團隊。每個小團隊有獨立的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人數上限不過五六人。大家“井”字形協作,共同去解決問題。當你的工作目標不是在某日某時某分交一個圖樣給下一個環節,而是把自己走完全程的某件新產品直接推送給用戶,那麼你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成就感。

周源希望,與知乎並肩作戰的每位夥伴,都能感受到自己創業的初衷,成為那個讓事情發生的人。

相信創業,相信互聯網,相信中國夢

《中國青年》:你曾多次提到創立知乎是受到矽穀Quora的啟發,那麼在運行的四年中你們做了哪些本土化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