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佳冀:空中戰神4.0(3 / 3)

2011年初冬,雖有冬風,卻不覺寒意。蔣佳冀和其他7名戰友一起出征,和全空軍100餘名精英飛行員一起,爭奪10個“金頭盔”名額。

這是一次規則嚴密的比賽。分為淘汰賽與循環賽,淘汰賽勝出者,才有機會參加循環賽,循環賽,要和所有隊交手。這意味著一場場激烈至極的對決。

最初蔣佳冀有點“不明覺厲”。來參加比賽的飛行員,很多都是資曆比他深、飛行經驗比他豐富的飛行員,“大神”一般的存在呀!好在一個不同尋常的設置:即“取消高度差的自由空戰。”令小蔣放鬆下來。自由空戰,意味著在天上隨便打,隻要戰機間不突破安全距離。

自由空戰,符合蔣佳冀的Style。在平時的訓練裏,蔣佳冀有一句口頭禪:“沒有永遠的戰法,隻有永遠的變化。”《孫子兵法》有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因循守舊、照本宣科的戰法,蔣佳冀打心眼的不願意為之。他主張,戰前要精心謀劃的“先算”,戰中要隨機應變的“發揮”。

第一場對抗,蔣佳冀的對手,是一支王牌部隊的飛行員。長達4個回合的激烈交鋒,從中距打到近距,從高空纏鬥到中空,大載荷、大幅度的機動,蔣佳冀的身體承受了7至8個的瞬間載荷。語言警報不時地拉起,提醒蔣佳冀:戰機已接近性能極限。

可蔣佳冀不急不躁。他抓住對手的一個漏洞,以急斜斤鬥機動,迅速占據高度優勢,並根據速度判斷,斜半滾急轉機頭截獲對手越戰越勇。

最後的比分,是壓倒性的懸殊比分。他贏了!

滿座皆驚。哪裏來的黑馬?

蔣佳冀一舉成名。他所在的部隊——“霧都雄鷹”,也由此揚眉吐氣。“老大哥”們再也不敢小瞧吧!

據說當天與他對壘的王牌師飛行員,得知結果後,興許是沮喪了極點,居然——哭了。可以理解,換誰也想不通,輸給一個“新人”?

所以說,兵無常態,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要訣是:不斷地精研技戰術打法。若不變,若守成,若固步自封於潮流之外,分分鍾吞噬你的,將是覬覦你、研究你的強敵。

這定律適用於任何人。一年之後,蔣佳冀本人,也嚐到了被新人逆襲的滋味。2012年衛冕“金頭盔”,其經過更是一波三折。由於頭一年,他們以電磁對抗奇兵取勝,這一回,對手們提高了警惕,精研了戰術,厲兵秣馬一番後再來;更何況,這次他遭逢了一位生於1984年,比他還小三歲的年輕人。在與蔣佳冀的遭遇戰中,這位“新人”充分運用武器裝備性能,利用創新手段實施了搶攻,令蔣佳冀輸了一局。好在第三個回合裏,蔣佳冀痛定思痛,靈活轉變了戰法,最終獲勝。

什麼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大潮倏忽來去,不容喘息,不玩命苦練本領,分分鍾被拍死在沙灘上。

空軍曆史上首位蟬聯“金頭盔”的飛行員,這是夢幻般的旅程。不過,在戴上那斑斕如鳳凰之羽的頭盔時,蔣佳冀並未因此自得。“欲戴王冠,必先承受王冠之重。”對他而言,勝利是短暫的,由勝利帶來的思索思考,才是更長久的財富。

重要的,不是蔣佳冀成為蔣佳冀,蔣佳冀金剛不敗。對當下的他來說,更樂於看到的,更願意露出四顆牙齒微笑的,是自己所在的部隊裏,是培育更多的新人,新一代用“頭腦飛行”的飛行員,挾“頭腦風暴”之勢,彌補裝備之不足,揚威於戰場。是看到自己深愛的人民空軍裏,“王佳冀”“楊佳冀”“李佳冀”群鷹的雄起。

“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一定是責任感與擔當意識越來越強烈的過程。此前的我,思考得更多的,是自己怎樣能飛得更高,更好;而當了團長之後,我的理想是培養更多更好的能超越我的人。”

事實上,經蔣佳冀培養、帶教出來的飛行員,目前正在國防一線,守護著國土安全。自中國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以來,日軍機曾多次對中方執行巡邏任務的空軍飛機實施長時間抵近跟蹤監視,針對其抵近偵察的危險行為,中國飛行員均進行了有效、有理、有節的應對。其中,便有來自蔣佳冀部隊的、他的“徒弟”、他的學生。

“今若開戰,不勝不歸。”

蔣佳冀永遠也忘不了當年在東海之畔,雲煙渺渺、碧波茫茫之處,他和隊友們,立下的錚錚誓言。與這誓言,一道縈繞在他心中的,還有一曲抑揚頓挫的《滿江紅》。

此詞由妻子所作。蘭心蕙質的女子,借這首詞寫下對這個男子和他的事業的傾心愛戀——

“甲午恥,猶未雪,馬關恨,何時滅。83年幽冥禁,壯士笑飲匈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