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還有我,便不孤獨(1 / 2)

你還有我,便不孤獨

青年空間

作者:劉同

“還記得十年前那個期待見識這個世界的少年嗎?”

6點起床,趕8點的飛機,3個小時後落地,轉大巴去火車站,再乘2個小時K字頭快速列車,之後轉乘一輛本地的“蹦蹦”,而後到達這座江南小城。

十年前,我第一次出差,便是從長沙到這裏。近20 個小時的火車,外加4個小時的客車。由於很少出差,絲毫未覺得疲倦,半夜車廂裏乘客的呼吸沉入海底,我仍坐在臥鋪過道的折疊椅上看窗外,數著偶爾擦肩而過的列車,打量山間民居的點點燈光,發覺月光在農田水窪裏的倒影比在哪兒都透亮。

我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來這座城市,不知道還有沒有這樣出差的機會,在那輛開往春天的列車上我許了一個願望:希望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常常出差,做一個能看到除了湖南之外的世界的人。

想象中,每次我都能坐這樣的夜行列車,一夜過去,眼前的世界便換了天地。這是一輛普快,沿途停靠的城市無數,在沒有睡著的時間裏,我會在每一個停靠站下車透一口氣——那時我年輕力壯,其實根本不需要透什麼氣,我下車隻有一個目的,希望未來跟同事們提起,我好歹能吹牛說我曾去過那個城市。這個想顯得自己有見識的壞毛病至今還在,明明有直飛到達的航班我放著不選,偏偏要挑在某個國家轉機的航班,目的也隻有一個,權當自己去過那個地方。

也許能力不夠,所以至今不能真正滿足自己內心的願望。

也許足夠幼稚,所以至今仍會用這一招騙騙自己。

十年過去,現在的工作果然實現了當年自己在火車上許下的願望——常常能出差,常常要出差,也常常突然忘記自己在哪座城市。就如所有狗血電視劇一樣,我居然真的被委以重任被公司派出去談判,間或去很多大學和同學們見麵。讀大學時,隻能買綠皮火車硬座,換著同學的學生證買半價票。參加工作之後,工資略有盈餘,可以選擇買短途臥鋪。後來可以不坐綠皮火車,改乘動車。再後來,動車改為高鐵,高鐵又變飛機,二等座換成了一等座,經濟艙也換到了商務艙。但我再也不似當年那個會趴在車窗上徹夜看風景的少年。現在的我倒頭就睡,落地才醒,即使變換了城市也少有驚喜。

有時,我會問自己:“還記得十年前那個期待見識這個世界的少年嗎?”

有時,我也被反問:“你還認得出這是你十年後想成為的那個風塵仆仆的大叔嗎?”

那時全世界都在沉睡,唯有我一人醒著。沒有人對話,沒有人應答,一筆一畫的想法都在心上刻得生動形象。站在山崗上,用盡全力地呼喊,得到的不過是更大的回聲而已。世界隻剩我一人的孤獨,莫過於此。

而現在的我,滿麵塵灰,為了看起來有朝氣,發型也隻能高高豎立。上午被老板罵,下午在部門辯論,晚上趕最晚的航班飛往另一個城市笑臉迎人。我絲毫沒有疲倦,隻是開始對新的世界漠不關心,我的心裏從此隻有人,沒有景。我會突然問同事:“呃,我們這是在哪裏?”同事說:“我們在人民西路。”我便很焦躁地說:“我是說哪個城市?”

“曾經以為:孤獨是世界上隻剩自己一個人。

現在認為:孤獨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一個世界。

我在給新同事培訓的時候說:“也許在座80%的人和我一樣,曾經,現在,以及未來都可能隻是一個打工仔而已。我希望即使我們一輩子給人打工,也要打自己願意打的工,做自己喜歡的事,拿自己應得的錢。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獲取信任,有了信任,才能盡情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新同事們感同身受,開始如我一樣去尋找自己的路。

然後有人對我說:“你現在多好啊,每天忙碌,有成就感,知道自己在幹嗎。而我呢?每一天過去,又是重複的新一天。人人都在選擇新的生活,隻有我沒有選擇的餘地。我覺得好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