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了解世界大勢的胡適深知,如果中國政府和軍民不能苦撐自救,這個世界上則沒有其他人救你,是謂《聖經》所言:“上帝拯救的是那些自救的人。”胡適按照自己往日教導國民“一點一滴去做”的愚公移山精神,赴美後四處演講、遊說的努力一直沒有中斷,及至次年7月,他憑借在國際間享有的聲望,已走遍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各大城市,會見各方知名人士,揭露日本的侵華暴行,表明中國抗戰的堅強信念。其溫和真誠的態度,滔滔雄辯的演說詞,震撼著美國各色政客、財閥與公民的心靈,令對方於無形的感化中不斷修正對中國固有的傲慢與偏見。正如《紐約時報》所說:“凡是知道胡適的美國人,都會因為胡適的新使命而歡呼。……胡適的同胞很少能比胡適更宜於代表新舊兩派中國文化的精華。很少中國人能如此適於溝通中美兩國的情形,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8]
1938年12月4日,胡適在紐約中國文化協會(Chinese Cultural Society)做了一次題為《日本侵華戰爭》的演說,此時的胡適因研究小說頗得要領,一上來就以武俠小說的手法語出驚人:“如果你們要我用一句話來概括當前中國的狀況,我會毫不猶豫地說:‘中國正在大出血中走向死亡。’”聽眾尚未從這一驚世駭俗的消息中回過神來,胡適接著說道:
在過去超過十六個月的時間裏,我們和侵略者進行戰鬥,侵略者是當前世界上三大海軍之一,也是四五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中國,已經傷亡百萬人,喪失了大片土地。所有沿海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鎮都已淪陷:北平、天津、青島、濟南、上海、杭州、南京、蕪湖、九江、廈門、廣州和武漢都已陷入敵手。幾乎所有一般為外界所知的重要城市,包括商業、工業、教育、現代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不是受到嚴重破壞,就是受到侵略者的占領。[全國]一百一十一所大專院校之中,三分之二以上或被破壞,或被占領,或已癱瘓,隻有極少數在內地的[大學]既無設備,又需冒被轟炸的危險,還在運作。除了戰鬥部隊的重大傷亡之外,六千萬的老百姓被迫離開了已被摧毀的家園,流離失所,沒有房子,沒有醫藥,絕大多數甚至沒有最起碼賴以為生的資源。每天都有上百的無辜老百姓受到日本皇軍轟炸機的殺害。
最嚴重的是,自從10月廣州淪陷之後,中國完全斷絕了海上交通,那也就斷絕了來自海外武器和彈藥的供應……
這也表示在輸出和爭取外彙上,麵臨了極大的困難。
這就是中國的現況。我說中國正在大出血中死亡,是個誇張的說法嗎?[9]
接下來,胡適以稍微緩和的口氣述說廣州和武漢淪陷後,國民政府很大一部分軍政要員與普通民眾一段時期內曾對抗戰能否繼續產生過懷疑和彷徨,甚至絕望。而胡適本人也曾多次向美國朋友指出,用血肉之軀來對抗高科技的武器是有限度的;在力盡之後,是有崩潰的危險的。因而部分人出現懷疑、彷徨是極自然的,就如新聞報道所說,有過一度和談——那就是認真地考慮過棄守投降——的溝通,而敵人也很清楚地表示願意議和。
在道出中國遭受侵略的現狀和實情後,胡適話鋒一轉,開始引用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領導的美國獨立戰爭的曆史,來說明中國的處境和存在的希望,以便引起美國人最大限度的理解和道義上的同情。最後,胡適堅定地指出:中國的抗日戰爭終將獲得最後的勝利。這個勝利有賴於中國人做出更大的犧牲,進行持久的抗戰;其次則呼籲民主國家對日本實施禁運等。
這篇用心良苦的演講,在引起美國部分人同情與理解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媒體的誤解和斷章取義的歪曲,有的則毫不客氣地給胡適臉上潑了幾罐子蝦醬狀的汙水。據美國《生活》雜誌報道,這篇演講是中國有意向日本求和的試探性前奏曲。消息傳到中國,重慶方麵一些政客如孔祥熙之流借題發揮,對胡適的言行大加討伐。為此,蔣介石也大感不快,差點將胡適招回國內“述職”。以此為開端,胡適日後在美國的“宣傳”也越來越與重慶方麵的“當道”者不能合拍,直至雙方矛盾加深,成為不可收拾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