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理關係——上下通達升職快(7)(2 / 2)

是遊擊隊,就得打遊擊戰。遊擊戰的最高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許多力爭上遊的人在工作中很注意將對手打倒,卻不善於保存自己,這是不可取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在眾人的競爭中保存自己,就少不了彼此間的相互合作。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職場上個人的成敗大多還是要靠自己單打獨鬥的。在勢孤力弱的情況下,就要夾緊尾巴,千萬不要露出一心要向上爬的樣子。否則,會使你成為眾矢之的。俗語說:“不招總是庸才。”但在一個小圈子裏,招人忌是蠢材。在積極做事的時候,最好擺出一副“隻管耕耘,不問收獲”的超然態度。

上司批評其他同事時,不要隻是隨聲附和。有很多上司在下屬、尤其是相對比較出色的下屬麵前,會經常說其他同事的一些缺點,這可能是為了發泄他的某種情緒,也有可能是為了抬高你。這時候,你千萬別隨著上司的話也把那位同事說得一無是處、體無完膚。

你可以在認同上司所說的話以外,為那位同事說幾句好話,稱讚地列舉出他的一些優點,這樣的結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如果你隻是一味地隨聲附和,這話不傳到那位同事耳朵裏也就罷了,如果傳到了,大家以後肯定不好相處,他不能把上司怎樣,但一定會遷怒於你。

你無論多麼能幹、多麼自信,也應該避免孤芳自賞,更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島。在同事中你要找一兩個知心朋友,平時大家有個商量、互通聲氣。但是和同事做朋友一定要把握分寸,這是非常重要的。同事與同事成為朋友,是因為彼此可以經常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或是參加一些什麼活動,而且大家相處得很友好。但這隻是相對一般的朋友,彼此之間的交情應當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而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坦誠相對,因為畢竟彼此之間存在著競爭的利害關係,且所處的工作環境一樣會麵臨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

盡管如此,同事中的朋友還是要交的。畢竟彼此之間並不完全都是競爭,還有很多的合作。有著利害的衝突,但同時也有各自的領域和不少共同的利益。一個有能力的同事可以在工作上給你適當的幫助,一個有水平的同事可以給你提供有效的建議。這樣,彼此都能夠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所長進。

這裏並不是反對人們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但在中國社會中,太強調個人而忽略了別人的存在是很容易吃苦頭的。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職業棒球的投手,球速快、控球得心應手,任何打手幾乎都打不到他的球,因此他的聲望如日中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身上。有一天,他的手被幾個蒙麵大漢打斷了。也許你已經猜到了,打他的人竟是他自己的隊友。而理由就是:他太厲害了,讓他們沒有表現的機會。

同事、同事,要的就是相互合作、共同做事。而要合作愉快,就貴在和善、真誠,如果始終心存芥蒂、寸利不讓,就隻會最終弄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小王和小李大學畢業後分到了同一家單位同一個科室的同一個辦公室,兩年來一直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協作搞了許多工作,是一對“黃金搭檔”,領導對他二人都十分滿意。可不久前上邊公布的升職名單裏卻隻有小李而沒有小王。從平起平坐、不相伯仲的同事、搭檔到地位忽變、一個要服從另一個的上下級關係,實在令小王心中憤憤難平,仿佛一盆冷水澆透全身。見了小李不僅別扭起來,而且越想越不服氣,再加上其他同事的同情和“關心”,令小王痛苦之極,繼而就生成了對小李的一股明顯敵意。

對此,小李並非全無知曉,但卻並沒有在意小王的敵視情緒和一些冷嘲熱諷,對同事們的恭賀和誇讚也表現得極為冷淡,到處傳播“其實小王工作能力比我強,隻是不善表現自己,才讓我得了這個便宜”的輿論。並且在工作中還像以前那樣,該幹什麼都搶著幹,還不時客氣地問小王是否需要他幫忙。

所有這一切都令小王十分感動,也終於理解了領導為什麼就沒看上他,也許就是因為自己沒有這個度量和胸懷吧。於是滿腔的憤慨和不平都漸漸消退,自己也終於得到了平衡。兩人的關係又回到了當初的友好、和諧狀態。後來才知道竟然有人還曾想借此事無中生有,離間他倆的關係,以達到個人目的,真是好險。

巴掌不打笑臉,多以笑臉待人就能贏得友誼、理解和發展,化幹戈為玉帛。“沒有人喜歡挨耳光,沒有人會拒好意於千裏之外。”這話真是再英明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