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郭發季的成功,更是裝糊塗的成功。人們在職場中的心態是很複雜的,人人都希望在某些方麵超過別人,以引起別人刮目相看,既不希望對方不停地炫耀自己,又不希望被別人揭短。總之,不希望比別人低三分。所以,對待老板、同事時,該裝傻時就要裝傻,千萬不可聰明過頭,引出不必要的麻煩。
8.正視批評,學會挨罵
在職場中,聽到批評是常有的事,但千萬不要衝動。不要因為自己的看法遭到別人批評而生氣,而是要虛心聆聽別人的批評,變批評為教益。這是每個職場人士成功的法則。
許多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而有智慧的人卻能從中吸取有益於自身的東西。惠特曼曾說:“你以為隻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讚同你的入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兒,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
職場中,隻有你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才會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高露潔公司總裁立特先生曾經是一位香皂推銷員。當他剛開始推銷香皂時,訂單接得很少。他經過仔細分析,確信產品或價格都沒有問題,問題一定出在他自己身上。所以,每當他推銷失敗,他都會對商家說:“我不是單純來賣給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批評和指正。請您告訴我,我剛才什麼地方做錯了?您的經驗比我豐富,事業又成功。請給我一點指正。直言無妨,請不必保留。我將對您感激不盡。”他虛心好學的態度為他贏得許多友誼以及忠告,也為他日後的飛黃騰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要有勇於接受批評的胸懷,隻要對方是真誠的。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不應該拒絕別人的批評和意見,而且應該歡迎這樣的批評,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正確的。別人的批評和意見是對我們負責的表現。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當聽到別人在談論我們的缺點時,先不要急於辯解,讓我們放聰明點,我們可以大度地說:“希望你能發現我更多的缺點,並給予批評。”當我們因惡意的攻擊而怒火中燒時,我們應該想:“這個批評來得正是時候,我應該感謝它。”
其實,一切關鍵是個心態問題。無論是強者或是弱者,自己的心情不能被別人的斥責所擾亂,而應當保持彈性,經常保持冷靜,挨罵時隻要低頭認錯就好。既然上司已經斥責了,還是幹幹脆脆地道歉吧!這才是下屬應持的可愛態度。別人指責你的缺點和錯誤時,能夠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同時也是個有內涵的人。
在對待挨罵的態度上,我們不妨參悟一下烏龜的自衛方式。
眾所周知,烏龜在遭受到外力幹擾或進攻時,它便把頭腳縮進殼裏,從不反擊,直到外力消失之後,它認為安全了才把頭腳伸出來。
麵對正處在火頭上的上司,也把自已當作一隻烏龜,縮起自己的不滿和衝動,任他指責和批評,直到上司的一頓亂批結束。這或許顯得有點懦弱可笑,但是從擺正心態的角度理解卻是聰明和正確的。
在受到上司批評時,心態相當的關鍵。在具體的應對方式上,你應把握以下幾條原則:
(1)認真對待批評
上司一般不會把批評、責訓別人當成自己的樂趣。既然批評、訓斥容易傷和氣,那麼他在提出批評時一般是比較謹慎的,沒有人願意無故地與人翻臉。他的“責罵”從一般角度考慮,一定是有一些原因的,或對或錯,都表明上司對某些和你有關的工作不滿意。因此,被責罵時應該認真對待,首先抱著自責和檢討的心理去接受批評。
從另一個方麵講,上司一旦批評了別人,就有一個權威問題和尊嚴問題。如果你不認真對待他的批評,把訓斥當耳旁風,依然我行我素,其效果也許比當麵頂撞更為糟糕。因為,那樣會讓上司麵子盡失,讓上司覺得你的眼裏沒有他。
下屬能完全接受教訓、理解上司的“苦心”,且積極地謀求改善、對教訓心存感激,這對上司而言,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了。這樣,即使你真的做錯事情,上司也會覺得你是可以原諒的。因為在這一瞬間,讓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價值,並且得到指導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2)對批評不要不服氣和牢騷滿腹
讓上司覺得他是被信賴和尊敬的,最直接的表現是部下很願意聽他“教訓”。但是,如果你不服氣、發牢騷,那麼這種做法產生的負效應將會讓你和上司的感情距離拉大、關係惡化。事實上,上司的“責罵”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勵的意味,他的責罵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對你的重視和鞭策。正因為他的眼裏有你這個員工,他才會注意你的錯誤,希望通過指責的手段促使你的進步和發展。如果做下屬的人在麵對上司的教訓時,表現出一副很不服氣的態度,私下裏滿腹牢騷,不僅無法理解上司的真心真意,還會招惹上司的嫌惡,一點好處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