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明禁區——遠離危險(4)(1 / 3)

不少員工總是在想著自己“應該得到什麼”,抱怨公司或領導“沒有給他什麼”,卻沒有反躬自問:“為了希望從事的職業自己還缺乏什麼,可能要付出什麼,做得夠不夠?”抱怨別人者總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抱怨成了不負責任和不夠忠誠的借口。這樣下去,他們在抱怨中會喪失許許多多的機會,落在別人的後麵。

曾經有一位好發牢騷的員工憤然離開了好幾個老板,抱怨老板的種種不是。三年後,當他在自己最喜歡的事業上被老板辭退的時候,他終於明白是自己一直欠缺必備的能力,而不是原先的老板沒有賞識他。

美國獨立企業聯盟主席傑克·法裏斯曾講起他少年時的一段經曆。

在傑克·法裏斯13歲時,他開始在父母的加油站工作。那個加油站裏有三個加油泵、兩條修車地溝和一間打蠟房。法裏斯想學修車,但他父親讓他在前台接待顧客。

當有汽車開進來時,法裏斯必須在車子停穩前就站到司機門前,然後忙著去檢查油量、蓄電池、傳動帶、膠皮管和水箱。法裏斯注意到,如果他幹得好的話,顧客大多還會再來。於是,法裏斯總是多幹一些,幫助顧客擦去車身、擋風玻璃和車燈上的汙漬。

有段時間,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開著她的車來清洗和打蠟。這個車的車內地板凹陷極深,很難打掃。而且,這位老太太極難打交道,每次法裏斯給她把車準備好時,她都要再仔細檢查一遍,讓法裏斯重新打掃,直到清除掉每一縷棉絨和灰塵她才滿意。

終於有一次,法裏斯實在忍受不了了,他不願意再侍候她了。他抱怨說:“這個人實在是太差勁了!雞蛋裏挑骨頭,讓我沒法再跟她打交道了!”他的父親告誡他說:“孩子,別抱怨,這是你的工作!不管顧客說什麼或做什麼,你都要記住做好你的工作,並以應有的禮貌去對待顧客。”

父親的話讓法裏斯深受震動,法裏斯說道:“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學到了嚴格的職業道德和應該如何對待顧客。這些東西在我以後的職業經曆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別抱怨,這是你的工作!”我們認為,有必要把這句話告訴給每一個員工。

對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抱怨,尋找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的人;對那些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不想盡力超出客戶預期提供服務的人;對那些沒有激情、總是推卸責任,不知道自我批判的人;對那些不能出色地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不能按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的人;對那些對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這不滿意、那不滿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藥就是:端正他的坐姿,然後大聲而堅定地告訴他:“記住,這是你的工作!”

懷才小遇對一個人來說算是冤屈的一部分。自己滿腹經綸、身手不凡,卻不遇明主,無法施展才能和抱負,當然是令人難堪的。這樣的人容易產牛怨恨心理,或牢騷滿腹,或鋌而走險,終究吃虧的還是自己。

所以,如果你懷才不遇,千萬不要抱怨,而應積極尋求施展才能的機會,或者換個環境,找到適合於自己的位置。發牢騷百害而無一益。

有的員工是感歎自己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可足總得不到老板的賞識,因此就經常私下抱怨:可惜了我這一匹千裏馬,無奈卻沒有識才的伯樂!其實這種抱怨是要不得的,尤其被老板聽到這樣的抱怨,那你在他心目中的印象肯定會一落千丈,最後真的什麼也得不到了。

趙誌民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各方麵都表現出不同凡響。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三年了,成績卓著,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重用。趙誌民因此情緒較大,懷才不遇、不被賞識的感覺時常縈繞於心頭。一天,趙誌民和同事喝酒時感歎道:“想我到公司以來,發奮努力,試圖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在合適的位置上做出自己的貢獻。時至今日,雖然兢兢業業、成就人所共知,怎奈無人重視、無人欣賞,也是枉然。真是‘千裏馬常在,而伯樂不常有’呀!”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本來老板準備提升趙誌民為業務部經理,得知趙誌民之言,心裏著實有些不是滋味。思考再三,還是暫時放棄了提升他。

趙誌民之所以與業務經理的位置無緣,就在於他不了解老板的心理,而隻是一味地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抱怨沒有識才的“伯樂”。試想,作為一個老板,誰願被人認為是不識人才的無能之輩?趙誌民這樣說不等於是在拿巴掌打老板的臉嗎?不是在貶低老板沒有能力,是個平庸之人嗎?

如果你為一個人工作,就不能對他三心二意,不能陽奉陰違。嚴格來說,一小點的忠誠抵得上一大堆的智慧。所以,你要拒絕不滿與抱怨,盡全力做自己的份內事,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