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明禁區——遠離危險(5)(2 / 3)

首先,從上級的角度來看,你那自認為高明的想法也許沒什麼了不起——事實上,也許很不成熟。而且,你要記住,他的看法與你完全不同。有許多內在的因素你大概並不十分清楚,但當它們與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時,就很可能明顯地表現出來。你的建議會打亂他腦子裏的其他計劃或是他正在實施的某個方案。你的建議有可能使你的上級與組織的其他成員,包括他的上級在內的人發生衝突。至少,實施你的建議很可能耗費他的時間。即使你認為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你的建議會節省他的時間,但你要記住,在目前情況下管理者往往是注重短期行為的。

還有一個凶素值得考慮:提出一個改進工作的建議,事實上意味著你認為目前的工作並不理想。換句話說,這裏麵含有一種批評的弦外之音。接受你的建議可能就要求上級承認,至少是默認,在他的工作中有不足之處。像我們巾的有些人一樣,上級有時也很自負,他們不願承認他們工作中有不當之處,在下級麵前尤其如此。

向你提出這些勸告並不是說你完全不能給上級提建議。但是,當你真的提建議時,你應當慎重其事。首先,注意選擇提出建議的時間和地點。如果要提的建議有助於解決上級正在認真思考的問題的話,那麼很顯然,你在這時提出的建議一定會引起他的重視。而且,上級在情緒良好的時候一般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還有,給上級提建議時,無人在場要比有人在場好,除非你有把握相信其他人會支持你的建議,並且上級對他們的支持反應良好。

其次,提建議的方式以盡可能少地打擾一卜級的日常工作為宜。通常的方法是事先做好與實施你建議有關的工作。例如:你認為上級應該通知生產部門注意某些顧客對產品質量的抱怨,那麼你可先試著為上級起草一封信件。如果你很了解上級的話,那你在提建議的時候就可以把這封信交給他。一般而言,讓上級簽字總比讓他撰文容易得多。

最後,在從上級的角度考慮好問題之前,不要竭力向他提出你的任何主張。推行組織變革很像打台球。當你擊球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球往哪裏打,而且還要考慮它碰上別的什麼球,以及它們又滾向哪裏。現代組織是一個由許多相互關聯、極為敏感的部門組成的複雜有機體。身處高位的上級比你更能看到並估價這些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但是,隻要你密切注視正在發展的事物,隻要你盡可能了解與你工作範圍內外的其他能表明或影響上級觀念和行為的情況,你就能提出既有利於你也有利於上級的建議。

(2)讓上司在多項建議中做出選擇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喜歡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讓總統們做各種選擇。至少在重要問題上,他努力向他們提供許多可能性以便他們選擇,而不是提出一個特定的政策或是特定的行動方針。基辛格總是精心地列舉各種可能性。他列出每個可行的方案並且認真地寫下它們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但他絕對禁止自己隻推薦其中的任何一個。

從上級管理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實際上,它綜合反映了許多以前曾經提出過的觀點。當然,這種方法不隻局限於處理重大事件或外交活動,在處理日常細微瑣事的時候也可以有效地使用它。

當然,這種方法也的確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利因素。顯而易見,這會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有些問題根本不值得花費那麼大的力氣,還有些問題隻能提供一個可行方案。而且,下級總傾向於羅列他自己喜歡的方案,上級感到這一點時就會失去對下級的信任感。

盡管有這些潛在的缺點,這種方法仍有其真正的魅力。它讓上級對問題做出最後的決策,從而使其發揮作為上級應起的作用。而且,這種方法能促使下級全麵、深入地思考問題。這樣的結果對上下級都是有利的。

(3)在提建議時,把功勞和榮譽讓給上司

讓上級臉上光彩,你可得到的好處不隻局限在你的想法得到實施時的快感,也不局限在從上級那裏得到對你的感激,還有另外間接的卻是實在的好處。這些另外的好處會從以下事實中體現出來,既:無論你願意與否,你幾乎將代表你的上級。所以,上級臉上光彩時,你臉上也光彩I他提升,你提升的機會也會增多。而且,研究表明:享受高工資的上級很可能會設法使你也增加工資。

任何人都不是完人,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何去糾正對方的錯誤卻是一件難事,要去糾正自己上級的過錯更是一件很不好處理的事情。如果聽之任之,不去指出,很可能會給部門以及自己本身帶來不利的損失,也很可能會事後遭到上級的責怪,認為這種下屬不行,不具備當參謀的能力;如果給予糾正,又往往會傷害上級的自尊心,給上級造成一種狂妄自大的印象。麵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小胡是一個在某市法製局工作的青年,可是剛過半年,他就調離了。原因是在討論一項地方法規時,他對於法規草案中的某一個條文很有意見。小胡是學法律的,他振振有詞地表述自己的意見,認為自己說得對。而領導不能接受他的意見,反而搞僵了關係,導致不得不調離原單位。後來,我們搞清了是怎麼回事。原來,當時市領導和法學教授都在座,小胡對本單位的領導很不客氣,甚至說其不懂法律。其實小胡的意見在後來法律修改時還是部分地被采納了,可是從那以後,凡是討論法規的會議領導都不安排小胡參加,更不用說得到晉升了。時間長了,小胡認為自己受壓抑、受埋沒,於是就調換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