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隼鷹”號的飛行隊在陸軍地麵部隊的歡送中從威瓦克出發,徑直飛到新愛爾蘭島北端的卡維恩。第2天一清早就飛回特魯克製訂新的訓練計劃。
這樣,日陸海軍在新幾內亞北岸獲得了新的據點,做好一切準備之後,就可以專心致誌地實施瓜島撤退戰了。
三、“開代號作戰”——奇跡般的撤退
瓜島撤退作戰除了少數有關人員外,對外對內一律嚴格保密。此次作戰的名稱是“開代號作戰”。撤退前,部隊裝成從外表上看來依然在積極作戰的樣子。
作戰要領是:首先以外南洋部隊為主,用驅逐艦運送瓜島撤退所必需的人員和物品;返回時盡可能運回更多的傷病員。大致上做好準備之後,剩下的人員以戰場轉移的形式撤退。參加這一作戰的海軍艦艇叫做增援部隊。
這一期間,基地航空兵全力進攻瓜島,直接協同這一作戰,駐紮在特魯克的近藤部隊曾4次向瓜島北方海麵出擊,間接擔當護衛任務並準備萬一。
角田中將將小澤中將派來的“瑞鳳”號合編,下令在近藤中將指揮下作戰。
1月29日,近藤部進入戰鬥部署,從特魯克出擊。
此前,外南洋部隊為了準備“開代號作戰”,於1月10日派出8艘驅逐艦向瓜島運送彈藥,利用惡天候的結果使登陸成功。14日,同樣用9艘驅逐艦進行運輸。28日攻略部隊。於瓜島北部的魯塞爾島登陸。這樣就確保了應急中轉基地,完成了撤兵準備。
這一期間,基地航空兵反複空襲瓜島,裝出一副進攻的假象。
2月1日,由第三驅逐艦戰隊司令官橋本信太郎少將和第十戰隊司令官小柳富次少將率領的20艘驅逐艦為配合第1次撤退而向肖德蘭島出擊。基地航空部隊和外南洋部隊的水上飛機按計劃行動,白天用戰鬥機對這支部隊進行空中警戒,夜間用陸基攻擊機轟炸瓜島機場。此外還用水上飛機部隊攻擊美軍的魚雷艇。在這種情況下,驅逐艦巧妙地行動,安全地收容了全部預定收容的人員。
在返航歸來的第2天早晨,日軍撤兵部隊曾遭到大約30架美機的攻擊,但幾乎未受損失,整個部隊在布因地區登陸。第1次撤兵宣告成功。
2月3日,日軍巡邏機在圖拉吉東南約270海裏處發現了包括戰列艦在內的美軍大部隊,在該島東麵約70海裏的地方又發現了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部隊。角田部隊感到緊張,但並沒有發現美軍采取積極行動。
2月4日,為了配合第2次撤退,曾派出1艘巡洋艦和22艘驅逐艦出擊,雖在中途曾同美機交戰,但由於得到晝夜活動的航空部隊的協助,再次成功地完成了收容。
2月7日,終於到了最後撤兵的時候。
巡邏機雖然在瓜島東南約300海裏的地方發現了美軍的一支有力部隊,但日軍依然按原定計劃強行作戰。18艘驅逐艦從肖德蘭出擊,中途一麵同美機交戰,一麵向泊地接近,此次也安全地達到了目的。
原來設想得很難的“開代號作戰”在陸海軍緊密協同下,就這樣結束了。
收容的陸海軍人員總計為:
瓜島:11316名
羅塞爾島,390名
能把兩個島上凡能乘船的人全員收容,這真可以說是奇跡。
此次作戰中,日方的損失隻是“卷雲”號驅逐艦於2月1日夜裏在瓜島泊地海麵上為支援收容部隊而觸雷沉沒。除此而外,再沒有發生更大問題。
南海的一個小島上延續半年的一出悲劇就這樣閉幕了。對於這場同中途島作戰等同的一大失敗,日本陸海軍總該接受某種教訓吧?
關於此次作戰的戰略價值暫且不論,單講作戰中損失的兵力就有陸軍約2個師,海軍有戰列艦2艘、航空母艦l艘,大型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12艘、潛水蜒8艘。至於受傷的艦隻,即使不包括戰列艦,也超過損失艦隻的1倍,兩者加在一起,實際上限平時聯合艦隊總兵力不相上下。至於航空兵,損失的飛行員數大致相當於開戰時艦載機飛行員的總和。尤其是航空兵力的損失,對於以後日本聯合艦隊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離開瓜島北方海麵,到遙遠的地方來支援外南洋部隊苦戰的近藤部隊,在此次作戰中雖然數次跟美軍大型飛機接觸,但沒有受到損失,因此,作戰結束後,根據山本大將的命令回到特魯克。
四、“伊代號作戰”——向臘包爾集結
瓜島之役之敗績固然因為美軍國力雄厚和作戰頑強,但究其敗因則大部應歸咎於日本海軍、大本營海軍部和聯合艦隊司令部之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