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最後放棄瓜達爾卡納爾(2)(2 / 3)

首席參謀三和義勇大佐

作戰參謀大前敏一中佐

航空參謀三代辰吉中佐

航空參謀野村了介少佐

第二十一航空戰隊司令部:

司令官市丸利之介少將

首席參謀青木武中佐

航空參謀渡邊初彥少佐

第二十六航空戰隊司令部:

司令官上阪香苗少將

首席參謀柵町整中佐

航空參謀中西二一少佐

第三艦隊司令部:

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中將

參謀長山田定義少將

首席參謀高田利種大佐

作戰參謀長井純隆中佐

航空參謀小牧一郎少佐

第二航空戰隊司令部:

司令官角田覺治中將

首席參謀山岡末子夫大佐

航空參謀奧宮正武少佐

各司令部駐地:第二十一航空戰隊在新愛爾蘭島北端的卡維恩,第二十六航空戰在布幹維爾島南端的布因,其他戰隊皆在臘包爾。隻有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按預定方案可在攻擊瓜島時出入於布因海麵上巴拉列孤島上的飛行基地。

參加戰鬥的飛機有:基地航空部隊的190架,航空母艦部隊的160架,總共350架。

盡管作戰規模如此之大,而總兵力卻隻有350架飛機。如果把陸基攻擊機也包含在內,那麼從飛機數量來講,既趕不上開戰初期參加珍珠港戰役的南雲部隊,也趕不上在菲律賓,馬來亞方麵作戰的基地航空兵——塚原部隊。然而這卻是開戰一年半以來,在優先保證航空機的口號下,日本海軍經過反複苦求才得以裝備起來的名副其實的第一線航空兵的主力。

X攻擊製空隊:

一、日期:4月7日

二、目標:瓜島在泊艦隻

三、編製:

戰鬥機進接支援隊的飛機數:

瑞鶴26架

瑞鳳16架

隼鷹26架

飛鷹24架

582型21架

小計110架

Y攻擊(第一次)

一、日期:4月11日

二、目標:奧羅灣,哈貝灣(二者皆在新幾內亞東北岸)的在泊艦船

三、編製:

直接支援隊(戰鬥機)飛機數:

瑞鶴27架204型27架

253型20架

小計24架

艦載轟炸機隊:

瑞鶴17架

隼鷹17架

飛鷹18架

582型18架

總計:

戰鬥機157艦載轟炸機70227架

Y=攻擊(第一次)

一、日期:4月12日

二、目標:達爾文機場

三、編製:

製空隊(戰鬥機數):瑞鳳15架

隼鷹9架

飛鷹21架

小計72架

艦載轟炸機隊:

瑞鶴14架

飛鷹8架

小計22架

總計94架

第二攻擊隊:

直接支援隊的戰鬥機數:

253型18架

瑞鳳14架

小計22架

Y=攻擊(第二次)

一、日期:4月14日

二、目標:米爾恩港(新幾內亞東南端)

三、編製:

A、航空母艦部隊:

直接支援隊的戰鬥機數:

瑞鶴23架

瑞鳳15架

隼鷹17架

飛鷹20架

小計75架

艦載轟炸機數:

隼鷹11架

飛鷹12架

小計23架瑞鶴23架

飛鷹17架

隼鷹15架

小計55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