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節日食品之一。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端午節這一天,民間便互相送粽子作為紀念。粽子是我國曆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吃“五黃”、煨蛋等傳統習俗。
(一)粽子的演變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粽子,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這隻是一個傳說而已。
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曆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代雍州萬年人韋巨源的《食譜》。其中,寫有粽子的特點是:隻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堿水粽。
為什麼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在《初學記》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在漢代建武年間,有一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三閭大夫就是屈原。
夢中屈原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人們知道這個夢後,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並世代相傳。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在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為交往的禮品,相互饋贈。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了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在唐代,粽子已成為尋常百姓的美味食品,連皇上都愛吃。當時,長安人常吃一種“百索粽”,這種粽子因外麵纏有許多絲線或草索而得名。
此外,還有一種叫“九子粽”。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的好看。九子粽是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的視覺感受。
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
據說,唐玄宗李隆基最愛吃九子粽。有一次,唐玄宗品嚐九子粽後,禁不住大加讚美,當即吟詩說道:“回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詩句倒是十分的工整妥帖。
唐代大詩人溫庭筠,對九子粽也留下了讚美的詩句:“盤鬥九子粽,甌擎五雲漿。”詩句工穩妥帖,簡潔明快,似在玄宗之上。
唐代另一位詩人鄭穀,在一首詠端午節的詩中吟曰:“渚鬧漁歌響,風和解粽香。”描寫小島上漁家歡度端陽的熱鬧場麵,詩中一鬧一香,有聲有色,躍然紙上。讀之,使人感覺仿佛身臨其境,如聞其味。
到了宋代,端午節已成為傳統佳節,文人墨客詩句中寫到端午節情景、端午節習俗的就更多了。在宋代眾多的端午節詩中,不乏直接提到粽子的詩句。
歐陽修寫過一組“十二月詞”,寄漁家傲調,其一寫“五月”的詞寫道: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裏黃鸝時一弄,等閑驚破紗窗夢。
從元稹的“彩縷碧筠粽”,到歐陽修的“五色新絲纏角粽”,足可佐證,從唐至宋,我國民間就有用彩色絲線纏捆粽子的習俗,且一直沿傳至今。
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此時,還出現了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成為一種時尚。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鬆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的豐富多彩。到了清代,還出現了“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品種繁多,味道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