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多種多樣,比較普遍的活動就是賽龍舟。
龍舟起源於圖騰崇拜,並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替和社會的發展,其文化內涵也隨之發生了演變。
(一)龍舟源於圖騰崇拜
龍舟起源於東南沿海的古越人。古越人是個神秘的部落。據考證,我國南方曾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統稱為古越人。古越人善於駕駛獨木舟,他們信奉蛟龍為圖騰。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
《淮南子·齊俗訓》記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我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動中,比水產品的收獲量;休閑時相約劃船比速度,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閑暇中,這是遠古競渡的雛形。
古代吳越族是以龍為圖騰的民族。《說苑·奉使》等說:吳越之民有“斷發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曆代吳越人民為表明自己是“龍”的後裔和對龍祖的尊重,祈求龍神來保護生命安全和避免蛇蟲之害,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龍祭。
吳越人將龍形紋飾在身體上,把乘坐的木船刻畫成龍的形狀,龍首高昂,龍尾翹起,塗上各種彩色,稱為龍舟。四角彩旗飛舞,青壯年“著彩衣,立龍首”,在急驟的鼓樂聲中做龍舟競渡。
我國最早有關龍舟的記載,見於《穆天子傳》:“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人們在祭祀龍圖騰的節日裏,用飾龍的獨木舟競渡,來敬奉歡娛神明龍。在龍舟競渡的同時,人們將各種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裏的食物,拋給龍神吃。
在這種充滿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文化活動中,你追我趕的表麵熱鬧景象,掩飾著人們戰戰兢兢地籲請生命保障的祈求。這就是龍舟文化的最初意義。
(二)龍舟文化質的變化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了解逐步加深,掌握命運的自信心逐漸增強。
經常與水接觸的古代南方人,漸漸地摸索出避免水害的辦法。他們逐漸從對圖騰龍的驚恐與崇拜中擺脫出來,於是龍舟競渡宗教性祭祀的成分減弱,成為純粹社會性的娛樂,隻具有競賽的性質了。
人們在緊張的角逐中,享受著勝利的歡樂,龍舟僅僅剩下圖騰的痕跡。這大約就在勾踐所處的春秋時代。
龍舟競渡從樂神至樂民的轉化,使龍舟文化發生了質的變化。這時候,紋身的水手演變成身穿彩衣的賽手,所以後來有些詩詞就直接用“文身”來替代“彩衣”一詞。
唐朝張建封《競渡歌》在結尾時寫道:“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由此可知,此時就已經稱彩衣為文身了。
(三)賽龍舟內涵演變
據晉代司馬彪《後漢書·禮儀誌》記述,夏商周龍舟競渡都在夏至節舉行。自從人們用以紀念屈原,便多在端午節賽龍舟了。關於龍舟競渡源於屈原的最早說法,見之於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
端午節這一天,龍舟競渡,眾船齊發,表示趕去拯救屈原之意;在水上擊鼓鳴鑼,是為了驅趕欲食屈原軀體的蛟龍。其實,屈原是否死於五月初五,無從查考。漢代司馬遷《史記》僅說他懷石投江,並無具體日期,直至南朝《續齊諧記》才第一次載為五月初五。
陰曆五月為午月,五日為午日,故五月五日稱為端午節。端是初的意思。古人以午月為多災之月,五日更是犯忌的日子,因此常以這一天為哀悼紀念的日子。
在四川,南宋以後的一段時期,為紀念唐代安史之亂時保衛成都有功的浣花夫人,每逢她的生日四月十九日,便由地方官率眾遊錦江。
浣花夫人,蜀郡成都人。姓任。喜弓馬,善騎射。後嫁崔盱。
唐大曆二年,崔盱繼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次年崔盱入朝奏事,留其弟崔寬鎮蜀。瀘州刺史楊子琳趁機攻打成都,崔盱夫人任氏英勇出戰,擊潰楊子琳,保全成都。因此,朝廷加封崔盱為冀國公,賜名崔寧,並封任氏為冀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