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浣花夫人居住浣花溪時,為一老僧深遠洗僧衣,當僧衣入水濯洗,水中立時呈現出無數的蓮花,五彩繽紛,此後人稱洗衣處為“百花潭”,稱小河為“浣衣溪”,稱任氏為“浣花夫人”。
在漢代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以龍舟競渡紀念不同的忠臣孝女,在不同的地區並存著,時間也不一定都在端午節。
到了宋代,朝廷追封屈原為忠烈公,並下詔將五月初五日定為“端午節”,諭令各地官府組織諸如賽龍舟之類的活動,以紀念屈原。
宋人梅堯臣在《五月五日》詩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嚐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元明之際的貝瓊寫有《己酉端午》吊屈原詩: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表達了詩人們對屈原的同情與悼念之情。此後,“端午節”就正式成為全國性的節日。
後來,曆代的人們就漸漸地隻紀念屈原了。龍舟競渡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固定的習俗,使人們誤以為龍舟起源於紀念屈原。
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因為屈原憂國憂民的襟懷,直言敢諫的品格,對反動勢力和險惡形勢不妥協、不退讓的鬥爭精神和出汙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在我國數千年的曆史中,是上自宮苑君王,下至鄉野百姓,一致公認的崇高道德典範。
屈原主張實行法治和舉賢授能,以及反對腐朽貴族勢力的變革措施,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屈原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之所以具有其他忠臣孝女無法抗衡的力量,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這種力量蘊藏於我們全民族集體意識的深處,融彙於我們民族精神的心理素質、審美意識、倫理觀念以至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
屈原精神與龍舟文化的結合,使龍舟競渡這種古老的習俗獲得了新的含義,注入了新的精神。所以屈原所投的汨羅江兩岸人民,競渡時往往點上蠟燭,抬著龍頭,先到“屈子祠”去祭拜一番,然後一聲炮響,眾船競飛,以此表達他們對這位先哲的哀思。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寫道: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
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誌。
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晚,在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
至今,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