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是做成龍形或刻有龍紋的船隻。民間用來競渡的龍舟與皇家龍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狹長一些,以利於賽事。而古人出於對龍的崇拜,曆代在龍舟的製作上都相當的講究,以示崇敬。
(一)特點
有關龍舟的結構、取材、大小、長短、形製,龍舟的人數、槳手的培訓、挑選等,文獻上少見全麵的記載,直至明朝的《武陵渡考略·渡考》中才有詳盡的記載。
在《渡考》中,雖然有龍舟的大小尺寸,卻沒有形象的圖畫。但可以與現存最早的宋代龍舟圖聯係起來理解。
宋代龍舟種類的多樣化,出乎現代人的想象。其大型的龍舟有多層的樓台亭閣,豪華非常,當是天子所乘的龍舟。其餘龍舟也有大小不同,或8槳,或10槳,都是可以競渡比賽的。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的龍船,長33米,船上有100人,橈手80人。南寧龍舟長20米,每船約50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米至22米,橈手24人至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橈手32人。
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紮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
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和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鳳、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
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元人王振鵬所繪的《龍池競渡圖卷》,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簷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美了。
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豔麗。據記載,舊時西湖上的龍舟,約十五六米長,頭尾高翹,彩畫成龍形;中艙上下兩層,船首有龍頭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裝扮,太子立而不動,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劍、戟等“十八般武藝”和各式旗幟。尾有蜈蚣旗,中艙下層敲打鑼鼓,旁坐水手劃船。
蘇州的龍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艙,兩旁劃手16人。篙師執長鉤立於船頭,稱作擋頭篙。船頭亭上,選麵端貌正的兒童,裝扮成台閣故事,稱龍頭太子。船尾高丈餘,牽係彩繩,由擅長嬉水的小兒表演“獨占鼇頭”、“童子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等節目。
(二)製作
古人出於對龍的崇拜,曆代在龍舟的製作上都相當講究。端午龍舟一般分為龍頭、龍身、龍骨、龍尾4部分,外加槳和舵。龍舟製作要求很高,要請專門的木工師傅,擇日開工。據傳,過去在動工前還須齋戒沐浴、焚香、拜神,一點兒也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