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此時,東坡收朝雲為妾。我們記得,蘇東坡的妻子在杭州買朝雲時,她才十二歲。按照宋朝時的名稱,我們可以說她是蘇太太的丫鬟。妻子的丫鬟可以升而為丈夫的妾,在古代中國是極平常的事。如此一個妾,無論在哪方麵,都不失為太太的助手。因為妻子要伺候丈夫,比如準備洗澡水,妾就比一個普通丫鬟方便得多,不必在丈夫麵前有所回避了。朝雲現在已經長大,天資極佳,佩服蘇東坡的人都很讚賞她。在蘇家把她買進門時,有些人作詩給她,就猶如她已經是個富有才藝的杭州歌妓一般。但仔細研究,則知實際並不如此。由蘇東坡自己寫的文字上看,朝雲是來到蘇家才開始學讀與寫。佩服蘇東坡的人都對朝雲有好感,朝雲是當之無愧的,因為蘇東坡晚年流放在外,始終隨侍左右的便是朝雲。
在元豐六年(1083),朝雲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遁兒。在生下三天舉行洗禮時,蘇東坡寫詩一首,用以自嘲: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東坡自己善於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頗為高興。根據記載,蘇東坡認為在黃州豬肉極賤,可惜“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他頗引為憾事。他告訴人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就是用很少的水煮開之後,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他做魚的方法,是今日中國人所熟知的。他先選一條鯉魚,用冷水洗,擦上點兒鹽,裏麵塞上白菜心。然後放在煎鍋裏,放幾根小蔥白,不用翻動,一直煎,半熟時,放幾片生薑,再澆上一點兒鹹蘿卜汁和一點兒酒。快要好時,放上幾片橘子皮,趁熱端到桌上吃。
他又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就叫作東坡湯。這根本是窮人吃的,他推薦給和尚吃。方法說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同時飯菜全熟。下麵的湯裏有白菜,蘿卜,油菜根,薺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薑。在中國古時,湯裏照例要放進些生米。在青菜已經煮得沒有生味道之後,蒸的米飯就放入另一個漏鍋裏。但要留心莫使湯碰到米飯,這樣蒸氣才能進得均勻。
在這種農村氣氛裏,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像田園詩人陶潛的生活,他對陶潛極其佩服。陶潛也是因為彭澤令時,郡遣督郵至,官吏告訴他應當穿官衣束帶相見,陶潛不肯對上方派來的稅吏折腰,即解印緩去職,歸隱農桑。蘇東坡寫過一首詩,說陶潛一定是他的前身。這種說法若出諸一個小詩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蘇東坡說出來,隻覺得妥當自然。他越讀陶詩,越覺得陶詩正好表現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有些樂事,隻有田園詩人才能享受。在棄官歸隱時,陶潛寫了一篇《歸去來辭》,隻可惜不能歌唱。蘇東坡由於每天在田畝耕作的感想,把《歸去來辭》的句子重組,照民歌唱出,教給農夫唱,他自己也暫時放下犁把,手拿一根小枝,在牛角上打拍子,和農夫一齊唱。
蘇東坡很容易接受哲學達觀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牆上門上,他寫了三十二個字給自己晝夜觀看,也向人提出四種警告:
出輿入輦,蹶痿之機。
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蛾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濃,腐腸之藥。
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後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於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蘇東坡覺得他勞而有獲,心中歡喜。他寫出:“某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有屋五間,果菜十數畦,桑百餘本。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
蘇東坡現在衣食足堪自給,心滿意足。他今日之使我們感到親切自然之處,是那一片仁愛心。當年在他所住地區溺死初生嬰兒的野蠻風俗,最使他痛心。他給武昌太守寫過一封信,太有價值,並不是因為文詞好,而是內容好。英國十八世紀作家司維夫特會向貴族推薦嬰兒肉為美味,並說此舉為大舉殺害嬰兒的有力計策,即便是當諷刺話來說,我常常納悶兒他何以竟說得出口?司維夫特是當笑話說的,但是這種惡劣玩笑,是蘇東坡所不能領略的。蘇東坡從本地一個讀書人口中剛一聽到這殺嬰惡俗,他立刻提筆給本地太守寫了一封信,請朋友帶信親身去見太守。這是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