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鄂州太守朱康叔(壽昌)書
軾啟:
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見過,偶說一事,聞之辛酸,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賢,莫足告語,故專遣此人。俗人區區,了眼前事,救過不暇,豈有餘力及此度外事乎?
天麟言:嶽鄂間田野小人,例隻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初生,輒以冷水浸殺,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閉目背麵,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嚶良久乃死。有神山鄉百姓名石揆者,連殺兩子。去歲夏中,其妻一產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斃。報應如此,而愚人不知創艾。天麟每聞其側近有此,輒馳救之,量與衣服飲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無子息人欲乞其子者,輒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愛,天性故在,特牽於習俗耳。
聞鄂人有秦光亨者,今已及第,為安州司法。方其在母也,其舅陳遵,夢一小兒挽其衣,若有所訴。比兩夕,輒見之,其狀甚急。遵獨念其姊有娠將產,而意不樂多子,豈其應是乎?馳往省之,則兒已在水盆中矣,救之得免。鄂人多知之。
準律,故殺子孫,徒二年。此長吏所得按舉。願公明以告諸邑令佐,使召諸保正,告以法律,諭以禍福,約以必行,使歸轉以相語。仍錄條粉壁曉示,且立賞召人告官,賞錢以犯人及鄰保家財充,若客戶則及其地主。婦人懷孕,經涉歲月,鄰保地主,無不知者。若後殺之,其勢足相舉覺。容而不告,使出賞固宜。若依法律行遣數人,此風便革。
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誘諭地主豪戶,若實貧甚不能舉子者,薄有以賙之。人非木石,亦必樂從。但得初生數日不殺,後雖勸之使殺,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緣公而得活者,豈可勝計哉!佛言殺生之罪,以殺胎卵為重。六畜猶爾,而況於人。俗謂小兒病為無辜,此真可謂無辜矣。悼耄殺人猶不死,況無罪而殺之乎?公能生之於萬死中,其陰德十倍於雪活壯夫也……
軾向在密州,遇饑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棄兒。月給六鬥。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父母之愛,遂不失守。所活亦數千人。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恃深契,故不自外,不罪!不罪!此外,惟為民自重。不宣。軾再頓首。
蘇東坡自己成立了一個救兒會,請心腸慈悲為人正直的鄰居讀書人古某擔任會長。救兒會向富人募捐,請每年捐助十緡,多捐隨意,用此錢買米、買布、買棉被。古某掌管此錢,安國寺一個和尚當會計,主管賬目。這些人到各鄉村調查貧苦的孕婦,她們若應允養育嬰兒,則贈予金錢、食物、衣裳。蘇東坡說,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個嬰兒,該是心頭一大喜事。他自己每年捐出十緡錢。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義。
我總以為,不管何處,隻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選自《林語堂文集》第6卷,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現代散文家、小說家。
死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
選自《聞一多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