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朝以後,夏水忽然不見了,史籍中已很難找到它的名字。雲夢澤也不像古人所說的那樣荒莽蓊鬱,成了沃野千裏的平原。是什麼原因使夏水雲夢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長江漢水捎帶來的泥沙使水澤逐步淤塞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們阻斷了夏水的源頭,使長江水不再向雲夢澤傾瀉。盡管楚國人民世世代代進行了艱苦的努力,開發了雲夢澤,但是年年都發的洪水給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一旦洪水暴漲,千裏汪洋,往往居民魚鱉,廬舍丘墟。如此人們想到,要用拔本塞源的辦法,把夏水的入口堵死,築起堤防來阻止大江的水向平原上漫溢。我們不知道誰最先想出這樣的辦法——實在是偉大的構想——也查不到堵塞夏首的年代,曆史的事實是,夏首被堵塞了,六朝以後不再聽到夏水的聲音。後來的人們甚至找不到夏首的位置。現在從江陵沿長江大堤南下,還有不少什麼口什麼口的地名,實際上一個口也不存在了,通通被堵塞了。修築江堤,把江水束縛在大江裏麵,肯定自楚至漢人們就這樣做了。史籍中可以考查的較早領導築堤防水的是東晉的桓溫。東晉穆帝永和年間,桓溫為都督荊梁四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荊州刺史。他在這裏組織群眾築大堤保護荊州,這大概是這位毀譽參半的英雄平生功業的一部分。從那以後,沿江修堤的工程,一千多年來從沒有停止過。解放以後1952年、1953年間修築荊江大堤無疑是最宏偉的一次。直至今日修堤工程仍然年年進行。雲夢澤滋養了荊楚的兒女,而江漢人民為保衛雲夢澤,建設雲夢澤,千百年來也付出了艱苦的勞動和巨大的犧牲。
解放以後的四十多年間,我“有幸”四度生活在江漢平原上,前後時間長達五年之久。每一次我都在湖濱澤畔江堤河岸作過幾百裏的長途跋涉,得以直接領略雲夢澤的風姿。特別是六十年代初,正是國家最艱難的時日,我在漢沔相接的荒湖生活的一年最有意義,因為那些地方最接近古老雲夢澤的原貌。春天,站在長堤上翹首遠眺,春水,春波淼淼,細綠的蘆葦從湖水中伸出隨波蕩漾,成群的水鳧鷗鳥在水麵上飛翔或遊弋。看晚日在碧水青蘆間冉冉西沉,最能發人情思,“銷魂最是夕陽紅”!夏天,我隨農民們在荒湖上勞動。那時湖上的生產相當粗放。砍掉柴禾,耕翻土地,把黃豆高粱之類的種子一撒,工作即告完成。到了秋天,莊稼和蘆葦野藿一道生長,各種野生植物也都混在裏麵爭強鬥勝,開花結子。在榛莽荒蕪的小路上行走,會突然碰到一隻兔子驚慌失措,蹦跳而去。藪澤中古代豐饒的虎兕之類的猛獸是絕跡了,但獐鹿之類的小獸依然所在多有。凜冽的冬日,我們到荒湖裏去砍伐桄柴。走過那些榛蕪滿地的平野,“桑柘落如雨,飛藿共徘徊。清霜大澤凍,禽獸有餘哀”,給人一種沉靜淒愴的感受。深入湖中以後,隻見蘆葦桄柴,參天暢茂,簡直沒有盡頭,我們多次在荒湖上迷失道路,怎樣折騰也走不出去,不得不在蘆葦叢中過夜。夜風吹著蘆葉發出蕭蕭的響聲,一鉤殘月孤零零地掛在天邊,黑黢黢的湖上使人感到恐怖,什麼鳥兒在寒蘆深處淒涼地鳴叫。我在湖上還看到過一次大火的奇觀。有一天下午,不知什麼原因,一個洲上起火了。風卷著火勢迅速蔓延,滾滾的濃煙卷向天空,草木的節杆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鳥兒們四散紛飛,來不及脫出重圍的鳥兒發出慘叫,獐麂之類的野獸驚慌跳進水裏向安全的地方逃竄。洲上沒有居民,大火也就無所控製,燒天的火勢不斷囂張,使西沉的晚日也為之失色。大火一直燒到傍晚。夜間慘白的月光照著黑糊糊的荒洲,還有殘煙在冒著。
湖上一年的生活,使我恍然大悟:雲夢澤就是這個樣子!古代的人民不就這樣在丘陵洲渚上播種莊稼,與水周旋,冬天烈火以焚之,以獵取野獸。“冬則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現在雲夢和古代當然大不一樣,但在局部地區並無多大差別。李太白是否誤以為水澤就是一片汪洋,他到來之後沒有發現那個浩瀚無涯的水國,所以雲夢澤未進入他的筆下。
七十年代初,我又在洪湖生活了兩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聽說附近的湖區有一些湖南人的村落,我特地去訪問了他們,那裏“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特別使我興奮的是他們大多是我家鄉一帶的,因此我的過訪受到他們熱烈的歡迎。他們告訴我,解放前這一帶盡是荒湖,沒有人煙,他們的前人,大多是祖父一輩,到這裏來開辟草莢,墾荒生產。砍掉蘆葦,搭棚子,就是他們的住所——當地人至今仍稱那些地方為“湖南棚子”——生活是非常艱苦的,常常不得不以野草野菜充饑。開始他們不熟地形,往往費盡心力,初建家園,一場大水,便洗得蕩然無存。有一位居民告訴我,他的祖父初來時搭了一個棚子,也置了一些家當,第二年夏水一發,把什麼都洗蕩幹淨。過了幾個月水落了,他重新來到,一切都蕩然無存,後來發現泥裏還剩下一個牛軛。老人看到這唯一的舊物,非常高興,因此把那個地方取名為牛軛灣。這些開拓者曆盡艱辛,終於安定下來。他們從家鄉招朋引類,來這兒開湖生產,安家落戶。老婆也基本上從家鄉引來,甚至耕牛貓犬都是家鄉帶來的。他們終於紮下了根,成為一個一個獨立的湖南村落,講湖南的語言,按湖南的方式生活。他們勤勞勇敢,也相當強悍。從他們那裏,我似乎看到了古代楚國人民的身影。他們走出山林,征服雲夢澤,是經過若幹代人,逐步摸清藪澤的底細,了解水流的規律,一個世紀接一個世紀的艱苦經營,才使這個遼闊的水澤得以開發,才使強大的楚國稱霸於天下,也才使楚人精神成為華夏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