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江南城市與人(15)(1 / 3)

今姑假定杭人之頭顱不無與非杭人殊異之處;此殊異之結果從何而來,則又一絕有趣味之問題也。希氏於《發育之研究》中,嚐就中國人與歐洲各族人發育之不同,從而為原因上之探討;結論謂直接由於內分泌腺之發達程度不齊,間接由於遺傳,蓋內泌腺之特點亦不能外於遺傳力支配之範圍也。希氏亦嚐敘述江浙人發育不同之處,而用同一之原因為之解釋。以不佞觀之,抑猶有未盡也。蘇浙壤地相接,蘇、鬆、太與杭嘉、湖關係尤為密切,政治上雖稱二省,地理上與文化上實可認為江南一特別區域;在同一自然區域之內,而人口體格上竟有如許歧異之點,則殊不易索解。曰內泌腺之組織不同,曰遺傳不同,亦隻解釋其已然,而非其所以然也。

不佞於本篇談話之第一節中,嚐論移殖與浙省文物之關係。竊疑杭人頭顱特點之所由然,亦當於此中求之。此說而確,則前途中國人體度量學之發現,或足以證明浙江人體態之所以異於江蘇人者,正其所以同於河南人者。不僅此也,浙人之特點,就長江以南而論,殆為浙人所獨有,不特蘇省無之,恐其他近鄰之閩贛皖各省亦無之。然此不過臆說耳,然否尚有待於大規模之研究。

靈隱寺前之山峰,相傳為飛來者,故曰飛來峰。浙省人物之種種特點,為四境所無有,亦若飛來者然,第“峰從飛處飛來”,此則不無線索可尋耳。我輩何妨認飛來峰為一種象征之物,以為研究或鑒賞浙省人文之一助乎?

注釋[1]選自《夔庵隨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有刪節。作者潘光旦(1899-1967),江蘇寶山人。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家。著有《中國之家庭問題》、《日本、德意誌民族性之比較的研究》、《畫家的分布、移植與遺傳》、《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近代蘇州的人才》、《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等,譯著有《性心理學》等。

明清兩代人才分布及中國曆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

卞任

任何民族,任何時代,傑出人才的地域分布,不會是一個平均數。同一個地區,在不同曆史時期,人才分布也不均衡。這裏有複雜的原因。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在有些時候,倒是一方人成就了一方水土。古語說“人傑地靈”,就是這個意思。地與人,常常有雙向作用。古代地中海文明和現代美洲文明,都是很好的說明。

中國古代,江南並非發達地區,傑出人才不多。但是,到後來,江南的傑出人才越來越多。及至明清兩代,數目激增,在有些人才領域,幾有半天下之勢。

在觀察曆史和研究問題時,我們不能不重視“數字的分量”。法國年鑒派曆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在《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一書中說:“人口數量猶如一個靈敏的‘指示器’,我們可以用它為成功和失敗作出總結。”“無論在短時段或在長時段,無論在地區的局部範圍內或就世界的整體規模而言,一切都同人口數字及其波動相聯係”(三聯書店1992年版,第1卷第29頁)。如果我們把這裏所說的“人口數量”改換為“傑出人才數量”,也同樣是合適的。傑出人才數量,也是一個“敏感的指示器”,關乎一切。

看看下麵所附的七張圖表,足以令人掩卷沉思。

有清一代共有114名狀元。其中順治九年(1652)和十二年(1655)係滿、漢分榜,各有一名狀元。同治四年(1865)的狀元崇綺是蒙古正藍旗人。除去滿、蒙3名,餘下的111名狀元的分布是。

從表中可以看出,南方籍的狀元占絕對優勢。僅江蘇一省便是北方五省的三倍多!

清代江南女性文學[1]

〔美〕曼素恩

毫無疑問,在清代,江南是誕生女性文學的核心地區。但是為什麼隻是在這一地區,精英階層的女性會普遍地接受教育,為什麼她們在某些地區會比在其他地區更顯而易見呢?附錄中的數據顯示,那些集中了清代70%的女性作家的核心州縣,被周邊五個小地點所簇擁,就好像是一條衛星帶。在這些衛星帶雖然也有重要的女作家,但不像核心地帶那麼明顯。這是為什麼?胡適是最早注意到近代中國受教育女性這種地域集中的學者之一。在1931年的一篇關於婦女在曆史上地位的文章中,他指出清代婦女作家分布區域的相對集中似乎是同時代“男性學者和曆史名流”分布狀況的反映。但是事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