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創新多元化支付模式
在提供網上支付服務的同時,提供在線支付、手機支付、電話支付、虛擬支付等其他電子支付手段,形成立體化的支付體係。在線支付包括網關銀行卡支付,也包括會員支付、包月服務等。
2.3 提高產品競爭力
針對目前電子銀行產品特色不足、功能殘缺的問題,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加大電子銀行產品和功能的整合力度,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網上銀行平台,並不斷完善服務。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盡力刪繁就簡,著力打造拳頭產品,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2.4 健全服務體係,提高服務質量
售後服務是體現產品質量的關鍵,電子銀行產品也不例外。因此應該以客戶分類為基礎,開展電子銀行個性化服務,做到售前有推介、售中有輔導、售後有回訪的高質量服務。一是提供規範化服務。為電子銀行客戶提供谘詢、上門換卡、電話投訴、緊急援助、發放對賬單等服務項目。二是提供差異化服務。針對黃金客戶,可配備專職客戶經理,向客戶公布手機號碼,隨時解答和解決客戶問題,並組織客戶沙龍、黃金客戶體驗等活動,鎖定高端客戶。三是提供增值服務。采取客戶積分、換卡抽獎等活動,提高客戶使用電子銀行的頻率。同時,引進社會化服務體係,開展免費訂房、訂票及消費折扣、網上支付等電子商務項目。
2.5 規範員工培訓,強化部門職責
電子銀行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員工的培訓也必須滿足產品營銷的需要,不僅要跟得上產品更新的速度,更要具有一定的深度。灌輸式的培訓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建立培訓成績與考核、晉升掛鉤的機製勢在必行。不斷強化員工業務素質,是將電子銀行做大、做強的前提。
3 第三方支付和商業銀行達到互利雙贏的對策分析
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銀行除了做好各自的改革與創新以外,針對兩者的利益衝突之處,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雙方參考:
3.1 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公司應該調整其主要的盈利模式,側重於經營B和C業務,信用中介機構要保證買賣雙方的安全,幫助買賣雙方暫時保管貨款,避免閑散客戶受騙,向大型的企業收取相應的手續費,散戶可收取小額的保管費用;網上銀行側重於經營B2B業務,對於這些資金巨大的項目,利用銀行多年的技術優勢和網絡的便捷性,快速地實現網上轉賬、資金調撥等,方便企業達成各項交易。
3.2 利益分配
將B2B業務劃分給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肯定利益受損,此時,銀行就應該根據第三方支付公司與最常用的多家銀行的直通服務,幫助賣方促使更多消費者選擇在線支付方式,提高為銀行提供的每筆業務利益分成,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
C和B也將迅速崛起,為其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
3.3 金融政策
無論是技術的安全上還是信用卡體係方麵,亦或是國家的政策的不確定性上,銀行都處於優勢地位,為了規避這些風險,我們可以將第三方支付公司定位於技術型公司,作為聯係買賣雙方的中介,負責具體支付流程控製,避開銀行的優勢項目。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專注做企業賬戶資金方麵的管理。同時國家應給予第三方支付公司相應的鼓勵政策,降低門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幺攀.P2C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及風險研究[D].山東大
學,2010.
[2] 王慶.電子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法律責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
[3] 林雋.基於PKI的網上銀行身份認證及加密設計與實現[D].西安科技大學,2010.
[4] 馬誌強.第三方支付公司與其他商業機構合作雙贏模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5] 師群昌.中國第三方支付及其市場擴散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作者簡介:蔣奕(1974-),女,湖南長沙人,長沙銀行朝陽支行副行長,經濟師。
(責任編輯:王書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