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全麵掌握規模養殖技術
規模化養殖場一般都是自繁自育模式。從引進良種、後代繁育到飼料加工、飼養管理、疾病防治、沼氣池使用等等都需要專門的技術。一方麵可以引進畜牧專業的人才幫助自己生產,或者通過參加相關的培訓來獲得技術;另一方麵可以走訪一些成功的養殖場,特別是國家級養殖示範場,了解相關技術和管理經驗。
要求——實施規模化管理
俗話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管理出效益。規模養殖一定要懂得科學管理,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特別對於大規模的養殖場更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管理製度。
一是要建立一套科學適用的管理製度。包括《衛生防禦製度》、《飼養管理操作程序》、《設備維護保養製度》、《物質管理製度》、《崗位責任製度》、《績效考核製度》等。
二是要強化養殖操作的規範性。要提高養殖場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通過學習培訓等途徑,使其熟練掌握養殖技術,並增強操作的規範性。定期對現場材料、設備等生產要素開展相應的整理、清掃、清潔、修養、安全檢查等活動。
三是要注重管理細節,填寫好養殖報表和生產記錄。規模養殖場要有規範的檔案記錄,包括:獸藥購進記錄、獸藥使用記錄、生產銷售記錄、畜禽防疫記錄、無害化處理記錄、飼料購進記錄、飼料使用記錄、消毒記錄等。
四是規模養殖場要注意不能使用被禁止使用的藥物。禁用藥物包括: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苯乙醇胺A、特布他林、鹽酸雙氯醇胺、氯黴素,性激素類藥物,己烯雌酚,等等。
發展——開展市場營銷
營銷是規模養殖的一個重要環節。開展市場營銷,要把握幾個基本策略。
一是產品策略。要不斷引進和培育新品種,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一旦某類禽畜產品發展出現市場飽和、競爭十分激烈的時候,就要注意提前選擇下一類有市場潛力的新品種,時刻走在市場的前列。
二是促銷策略。首先是要保證生產過程的規範,所養殖產品的健康安全。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宣傳,廣泛傳遞信息,增進消費者對養殖場及養殖過程的了解和信賴,提升養殖產品的信譽度,誘導需求,擴大銷售。同時,要實行價格策略,通過巧妙的定價來提升銷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
三是渠道策略。主要是製定與各類批發商之間的貿易關係、成本分攤和利益分配方式。對於養殖類的農產品來說,關鍵是通過順暢的銷售渠道讓農產品快捷、安全地到達消費者手中,既要保證在銷售過程中的成本低廉,又要保證消費者對送貨期、裝配服務等方麵的要求。
降低或減少養殖汙物排放有技巧
降低或減少養殖汙物排出量是解決養殖汙染的重要措施。降低或減少養殖汙物排出量主要是采用有效的營養措施,在不影響動物生長和養殖效益的前提下,一方麵通過添加高效添加劑或飼喂消化利用率高的原料,合理降低畜禽飼料中營養物質含量,通過減少營養物質的排泄量,來減少養殖汙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麵通過添加促進畜禽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添加劑,提高畜禽對飼料(糧)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沉積率),來減少養殖汙物的排出量。具體辦法包括:通過平衡日糧中的氨基酸可減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等的含量,氮是排泄物中造成環境汙染的主要元素之一;在飼料中添加某些酶製劑不僅能促進動物消化吸收相應營養物質,同時也能幫助其消化吸收飼料中平時不能(或不易)被動物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進而提高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減少排泄物中某些元素或營養物質(有機物)的含量,降低排泄物的環境汙染性。
養殖汙物合理處理有辦法
一是堆肥法。就是將汙物通過一定方法堆積起來,使微生物分解糞便中的有機物並產生高溫,殺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及其卵等,腐熟的糞便中大分子有機物被降解為易被植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質,變成高效有機肥料。
二是殺菌處理後飼喂。禽糞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據測,幹糞中含粗蛋白質15%~30%,粗纖維10%~16%,總氨基酸8%~10%,其中賴氨酸0.9%、蛋氨酸0.23%、胱氨酸0.2%,磷3.0%、鉀1.7%,還有鐵、銅、鋅、鎂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2、維生素B12、膽堿等多種維生素。因此對禽糞進行去雜、殺菌、幹燥等處理後,可作質優價廉的飼料。
三是物理處理法。物理處理法一般為養殖汙物處理的第一道工序。包括過濾、沉澱、固液分離等,主要去除養殖汙物中的不溶性或機械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