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前美國新聞倫理研究的主要議題(1 / 2)

當前美國新聞倫理研究的主要議題

理論視野

作者:陳海波

美國是最早開展新聞倫理研究的國家。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對美國新聞倫理的研究現狀和不足,以期為中國新聞倫理研究提供參考。國內對美國新聞倫理的研究主要涵蓋以下六個方麵的議題。

關於美國新聞倫理教育

新聞教育是培養記者德性倫理的重要途徑。北卡羅萊納大學的趙心樹認為,“美國新聞傳播教育近20年來最顯著的兩大變化之一就是對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的重視”。①

近年來,中外學界對新聞教育的交流對話日益增多。大衛·卡拉特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美國新聞人才培養的趨勢中,培養強烈的道德觀念是最基本的開始”。②黃鸝、吳廷俊在《美國新聞教育的職業化思想》一文中指出,“技能訓練、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和學術性三種因素構成了教育的職業化思想。”③此外,還有張詠華的《麵向新世紀的新聞倫理道德教育——美國兩所大學新聞倫理學教學新嚐試之啟示》等,都對美國新聞倫理教育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密蘇裏新聞學院成立於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新聞學院,也是有著世界範圍的影響力的新聞學院。”李建新的《密蘇裏新聞倫理教育的內涵及借鑒》(《新聞大學》,2012年第5期)在對密蘇裏新聞教育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該院新聞倫理教育的諸多問題,並在對比中發現了我們自身的一些不足,給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於西方新聞專業主義

關於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是中國新聞學界關注美國新聞倫理的一個重要方麵。

鄭煒佳在《淺析美國新聞專業主義》(《視聽》,2011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新聞專業主義是資產階級新聞學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聞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職業規範,其實質是新聞媒介和新聞從業者所追求的一種職業理想和操作理念”。吳果中在《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的曆史演變及其現實悖論》中指出,西方新聞專業主義“隨著新聞業史的發展及其專業水平、理想追求和職業倫理而發生衍變,並在專業追求與現實表現、新聞價值要求與社會需求、職業道德與效益利潤等方麵漸漸形成悖論,由此體現出西方新聞與政府、大財團及個人利益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④

中國新聞事業在借鑒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的合理成分時,必須解決好新聞專業主義與政府體製的矛盾關係。王學成在《“現實”與“理念”下的分裂——重思西方新聞專業主義》中指出,“新聞的商業化和市場化經營構成了西方新聞專業化的經濟基礎,服務公眾和西方自由主義理論下的新聞自由(獨立)成為新聞專業化的理念基礎,而大眾社會的興起成為新聞專業化合法化的社會基礎”。⑤黃旦在《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中,通過對西方新聞和傳播實踐及其研究的深入思考,揭示了西方傳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展示了傳播者研究的多樣化維度。

關於美國新聞界的自律途徑

中國學者對美國的新聞職業道德內部建設有一定的關注。

李良榮在《西方新聞事業概論》中,以專門的篇幅研究了美國的新聞職業道德內部建設的具體措施。肖誌峰在《西方新聞自律的曆史演進對我國新聞道德建設的鏡鑒》一文中,從史學視角總結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新聞自律的途徑,然後轉向西方新聞自律發展對我國新聞道德建設的啟示的探討。⑥

關岩德在《美國新聞道德建設簡況》中對美國新聞道德建設的情況作了較全麵、深入的介紹,具體涉及到美國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理論基礎與發展、美國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規範、美國新聞行業的內部監督機製等,同時指出美國新聞倫理的階級性色彩——為資產階級服務。⑦

對典型個案的研究與反思

中國學界對堅守職業理念的美國記者和學者也有一定的研究,如對普利策、威廉、李普曼等名人的新聞倫理思想研究等。

美國典型的職業道德案例是反思的熱門話題。2003年,《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萊爾編造假新聞,給美國新聞界聲譽造成惡劣影響,被認為是美國媒體的災難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