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紙官方微博的突破、補償和局限(1 / 2)

報紙官方微博的突破、補償和局限

新聞實踐

作者:朱春鳳

目前我國的1900餘種報紙中,有近四成開設了官方微博。精英報紙《南方周末》和大眾化報紙《揚子晚報》都開設了官方微博。本文從新聞生產社會學的角度對這兩家媒體的官方微博進行比較分析。

研究設計與數據結果

(一)研究設計

考慮到網絡傳播的特點,不同於報紙和電視報道的單向性,微博傳播是多方向發展的,而且在對公共事件的報道和關注方麵更為持久、廣泛,頭緒更為複雜。為此,本文選擇用個案研究與網絡文本分析、內容分析的方法,運用新聞生產社會學的理論和研究框架,通過定性和定量兩種研究途徑,對報紙微博信息生產的過程進行深度描述與剖析。

本文以2013年6月1日到2013年6月7日兩家報紙所發布的微博(包括關注、轉發、回複、評論等內容)為分析樣本,以“廈門公交車起火案”報道為個案,統計兩家報紙的微博關於國慶節的相關報道內容。主要分析受眾對報紙官方微博的使用和回應情況,包括認知、情感和參與三方麵。受眾的認知主要是考察受眾對微博的轉發和關注的速度與人數,受眾的情感主要考察的是受眾對微博的回複蘊含的情感性質,受眾的參與則是綜合分析受眾對微博內容的關注、轉發、回複情況。

(二)數據結果

1.信息來源

2.呈現形態

(1)信息表達手法

(2)敘事結構

3.內容分類

4.受眾效果

(1)受眾情感動員

(2)受眾參與方式

研究結論

(一)報紙官方微博的“邊緣突破”

傳播學者潘忠黨認為,新聞業改革的所謂“邊緣突破”,就是說改革的行動往往首先在距離“黨的新聞事業”這一核心領域較遠、意識形態色彩相對較淡的地帶展開,同時,改革行動又不斷開拓新的所謂“邊緣地帶”。

社會學中的“中心”與“邊緣”說被用在分析中國新聞業改革上,主要強調的就是改革中的“空間重構”的特點。報紙官方微博體現了報紙在信息內容方麵的一種“邊緣突破”,即這一次變革在意識形態色彩相對較淡、處於邊緣地位的報紙內容上突破更明顯。《揚子晚報》微博相對於《南方周末》微博更傾向於轉發來自其他媒體的信息,而降低對自己母報的依賴,這些轉發信息可能主要用來強化自身的觀點。《南方周末》微博主要是發布自己報紙的新聞信息,很少有原創信息和轉發信息,因此,微博僅僅起到了平台擴散的作用,對內容的影響不大。

(二)報紙官方微博對報紙的補償

報紙官方微博對報紙的客觀性補償。首先,《揚子晚報》微博傾向於轉發其他媒體對同一事件的報道來強化和豐富自己的觀點,或者借此進一步擴大本報新聞報道的擴散。微博新聞信息的多信源客觀上營造出一種競爭機製,消解了某一單一信源微觀的不確定性或失真。其次,微博本身具有的即時評論和互動功能也增加了報紙的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