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森林中的空氣(2 / 2)

不但如此,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合量,又會隨著晝夜的不同、季節的變化以及天氣狀況而有高低的。植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吸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夜間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開始,就吸取空氣中的氧,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夜間森林中二氧化碳的百分比是不同於白天的。森林中樹木的光合作用雖然全在白天進行,但是光合作用的強弱與溫度有密切的關係。溫度太低,光合作用緩慢;溫度高,光合作用快速。可是溫度太高了,光合作用又會停止。因此,季節不同,天氣狀況不同,溫度有高低,光合作用就有強弱,二氧化碳的需要量也就有多少。總之,森林中的二氧化碳,在同一時間內,既隨著森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在不同的時間內,又因晝夜、季節和天氣狀況的不同而有高低。這種變化是異常複雜的。

另外,森林區域空氣中的水汽有其獨特的一麵。

空氣中的水汽是由地麵蒸發而來的。因此,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海洋湖泊的表麵上,空氣中的水汽就多。沙漠地方,空氣中的水汽就少。森林區域既非海洋,又非沙漠,空氣中的水汽,究竟是多是少呢?

根據觀測,森林區域空氣中水汽的合量,比無林區域為多。這是因為天空降落的雨水,在無林區域,一部分被地麵土壤所吸收,一部分又蒸發回到空中,另一部分就隨著地形的高低流失他處。地麵吸收比較緩慢,蒸發回到空氣中的為量不多,大部分降水都散失掉了。在森林區域,情況就不是如此。森林中每一棵樹有一個樹冠。很多樹冠相連,就成了林冠。林冠對於降水是有阻滯作用的。它能截獲很多降水,不讓它流失他處。如果降雪,林冠上可以截留一層很厚的雪。當然,這些雪可能有一部分被風吹走。但是以整個林冠來講,截留的水分含量也是不少的。這些雪慢慢地融化,慢慢地蒸發,就使得森林區域的空氣所含的水汽量比較多了。根據實驗證明,林冠阻滯的降水量,因為樹種不同,阻滯的百分比約在在15%~80%之間。流失的水量相對減少,蒸發到森林區域空氣中的水汽量就多了。

其次,無林區域隻有地表蒸發水汽,而森林區域,既有物理性的蒸發作用,又有生理過程的蒸騰作用。這裏所說的蒸發作用,是指森林的林冠、枝幹以及森林中的土地水分直接蒸發。所謂蒸騰作用,是指森林的根部在土壤中吸收了水分,通過樹的內部,傳到枝葉,再把水分蒸發掉。這樣看來,森林區域的空氣裏,不但有從地麵上來的水汽,而且有從土壤深處來的水汽。同時,一棵樹種在地上,由於枝葉繁茂,它的麵積要比這棵樹所占的土地麵積大若幹倍。這就大大的增加了蒸發的麵積,也就增加了輸送到空氣中的水汽量。根據在俄羅斯沃龍涅什省施波夫森林中的統計,夏季在樹林中,每立方米的空氣所含的水汽量,比同體積的田野空氣的含量平均要多1克,有時可以達到3克。

空氣中含有許多雜質,雜質的多寡和差異,完全是由各地環境決定的。譬如在海洋上,呼吸時會感覺空氣中有鹹味,這就說明空氣中有鹽分。又如在工廠區域,經過一天呼吸,鼻孔中有黑灰,這就說明空氣中有燃燒物的灰燼。

森林區域的空氣中究竟有什麼雜質呢?塵埃當然是有的;隻要有空氣的地方,就有塵埃。塵埃可以分為有機雜質和無機雜質兩種。無機雜質如燃燒物的灰燼等都是。在森林區域,雖然沒有工廠,可是在剛剛發生森林火災的地方,空氣中的灰塵也是不少的。一般講,森林對於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的作用,所以愈向森林內部,空氣中的含塵量愈少。可是有機雜質,如微生物花粉等,森林區域的空氣中比較多些。

在森林區域的卒氣中,往往充滿了一種能消滅單細胞微生物、細菌與菌類的物質。這種物質,叫做植物性毒,是由植物放到空氣中去的。它對製造這種物質的植物有保護作用。植物性毒散布在空氣中,有的是氣體狀態,有的是浮懸狀的液體或固體狀態;有的有強烈的刺激性的氣味,伴隨著花香送入我們的鼻孔,有的是無色無香的。這些植物性毒,對於人類有特殊醫療作用。所以散步林中,不僅可避炎日,而且是很合衛生的。

由以上聽說的各點看來,森林區域的空氣中,二氧化碳、水汽和微塵三者的含量與普通空氣不同。大氣中最能影響天氣變化的是水汽,其次是二氧化碳及微塵。森林區域因為這三者的含量不同,所以陰晴變化,風霜雨雪,一切氣候的情況,也與他處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