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生長適合的溫度條件是:最冷月平均氣溫高於20℃,且季節溫差不超過5℃的熱帶型溫度。紅樹林分布中心地區海水溫度的年平均值為24℃~27℃,氣溫則在20℃~30℃內。以我國紅樹林為例,紅樹林的分布與氣候因子的關係極為密切,特別是受溫度(包括氣溫和水溫)的影響更大,一般要求氣溫的年平均氣溫在21℃~25℃,最冷月平均氣溫12℃~21℃,極端最低氣溫0℃~6℃,大致全年無霜期的氣溫條件,海水表麵溫度需在21℃~25℃,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
紅樹林適合生長在細質的衝積土上。在衝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土壤(衝積層)由粉粒和黏粒組成,且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適合於紅樹林生長。紅樹林是一種土壤頂極群落,它的分布局限於鹹水的潮汐地區,土壤為典型的海濱鹽土,土壤含鹽量較高,通常為0.46%~2.78%,pH值為4~8,很少有pH值為3以下或pH值為8以上。
紅樹林的生境是濱海鹽生沼澤濕地,並因潮汐更迭形成的森林環境,不同於陸地森林生態係統。主要分布於隱蔽海岸,該海岸多因風浪較微弱、水體運動緩慢而多淤泥沉積。因此,它與珊瑚礁一樣都是“陸地建造者”,但又和珊瑚礁不一樣,紅樹林更向亞熱帶擴展:紅樹林生長與地質條件也有關係,因為地質條件可能影響灘塗底質。如果河口海岸是花崗岩或玄武岩,其風化產物比較細黏,河口淤泥沉積,適下紅樹林生長。如果是砂岩或石灰岩的地層,在河流出口的地方就形成沙灘,大多數地區就沒有紅樹林生長。
含鹽分的水對紅樹植物生長是十分重要的,紅樹植物具有耐鹽特性,在一定鹽度海水下才能成為優勢種。雖然有些種類如桐花樹、白骨壤既可以在海水中生長,也可以在淡水中生長,但在海水中生長較好。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潮汐,沒有潮問帶的每日有間隔的漲潮退潮的變化,紅樹植物是生長不好的。長期淹水,紅樹會很快死亡;長期幹旱,紅樹將生長不良。
紅樹植物主要建群種類為紅樹科的木欖、海蓮、紅海欖、紅樹和秋茄等。其次有海桑科的海桑、杯萼海桑,馬鞭草科的白骨壤,紫金生科的桐花樹等。其中紅樹科的紅樹、木欖、秋茄、角果木等屬的植物,常構成混合群落或單優群落。海欖雌科的海欖雌(或歸入馬鞭草科),紫金生科的桐花樹,海桑科的海桑等也是紅樹林中的優勢植物或構成單優群落。它們都屬於真紅樹植物而隻分布於典型的紅樹林生境。半紅樹植物如棕櫚科的水椰,大戟科的海漆,使君子科的欖李,鹵蕨科的鹵蕨等,它們雖然是紅樹植物,通常也可構成單優的紅樹群落,並廣布於紅樹林生境,但它們多處於紅樹林生態序列的最內緣,並不具有真紅樹植物所具備的那些生理生態的專化適應特征,或這些特征極不明顯,它們不是真紅樹植物,它們所構成的群落通常為半紅樹林。紅樹林的植物可組成八個主要群係,即紅樹群係、木欖群係、海連群係、紅海欖群係、角果木群係、秋茄群係、海桑群係和水椰群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