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國森林分布(1)(1 / 2)

根據我國第六次(2005年)全國森林資源調查的結果,目前我國森林總麵積1.75×108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麵積0.132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積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人工林保存麵積0.53×108平方米,蓄積15.05×108立方米,人工林麵積居世界首位。

可見,就世界範圍而言,我國森林的麵積並不大。但是我國的森林群落類型卻十分豐富,基本上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森林群落類型。我國森林分布不均,集中分布於東部和西南部地區,東部地區森林覆蓋率為34.27%,中部地區為27.12%,西部地區隻有12.54%,而占國土麵積32.19%的西北5省區森林覆蓋率隻有5.86%。

由於我國從南到北地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五個主要氣候帶,相應形成了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帶以及寒溫帶針葉林帶等多種主要的森林地帶。同時,由於受複雜的地形地貌的影響,各森林地帶內常可見各種不同的森林類型。

針葉林

針葉林是指以針葉樹為建群種所組成的各種森林群落的總稱,它包括各種針葉純林、針葉樹種的混交林以及針葉樹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我國從大、小興安嶺到喜馬拉雅山,從命灣到新疆阿爾泰山,廣泛分布著各類針葉林,在我國自然植被和森林資源中起著顯著的作用。它們的建群植物主要是發生古老的鬆柏類的各科、屬和種,首先是鬆科的冷杉、雲杉、鬆、落葉鬆、黃杉、鐵杉、油杉等,其次是柏科的柏、圓柏、刺柏、福建柏等;杉科的杉、水鬆和羅漢鬆等,大多數屬於北溫帶或亞熱帶的性質,並多屬孑遺植物。我國針葉林植被類型的豐富多彩是舉世無雙的,其中既有與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所共有的一些類型,又有許多我國特有的種類。

寒溫性針葉林

我國寒溫性針葉林與歐亞大陸北部的泰加林帶有著密切關係,尤其是分布在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寒溫帶)的寒溫性針葉林是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在我國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寒溫性針葉林則分布到高海拔山地,構成垂直分布的山地寒溫性針葉林帶,分布的海拔高度,由北向南逐漸上升。寒溫性針葉林按其生活型不同,可分為兩個植被亞型,四個群係組:

落葉鬆林。落葉鬆林是北方和山地寒溫帶幹燥寒冷氣候條件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森林植被類型。落葉鬆是鬆科植物中比較年輕的一支,它以冬季落葉和一係列其他生物學特性對於各種嚴酷的生境有較強適應能力。落葉鬆林主要包括的群係如下:興安落葉鬆林、西伯利亞落葉鬆林、長白落葉鬆林、華北落葉鬆林、太白紅杉林、大果紅杉林、紅杉林、四川紅杉林和西藏落葉鬆林。

雲杉、冷杉林。我國雲杉和冷杉林是北溫帶廣泛分布的暗針葉林的一個組成部分,常常在生境潮濕、相對濕度較高的情況下,替代落葉鬆林

溫性針葉林

溫性針葉林係指主要分布於暖溫帶地區平原、丘陵及低山的針葉林,還包括亞熱帶和熱帶中山的針葉林。平原、丘陵針葉林的建群種要求溫和幹燥、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的氣候條件和中性或石灰性的褐色土與棕色森林土,這些特性顯然與暖溫帶針葉林特性不同。另一類亞熱帶中山針葉林建群種則要求溫涼潮濕的氣候條件,以及酸性、中性的山地黃棕壤與山地棕色土。根據區係與生態性質的不同,此植被型可分三個群係組:

溫性鬆林。以鬆屬植物組成的鬆林,是溫性針葉林中最主要的一類,分布廣泛。比如油鬆林是溫性針葉林中分布最廣的植物群落,它的北界為華北山地,內蒙古自治區陰山山脈的大青山、烏拉山以及西部的賀蘭山,在東部赤峰以北的烏丹附近,以前有大片的油鬆林,而且也出現在大興安嶺南端黃崗山附近的向陽山坡上,在這些地區以北,則未發現過油鬆。溫性鬆林包括的群係有:油鬆林、赤鬆林、白皮鬆林、華山鬆林、高山鬆林、台灣鬆林和巴山鬆林。

側柏林。以側柏屬植物為建群種的植物群係,在暖溫帶藩葉闊葉林地區分布很廣,但組成這一群係組的隻有側柏一個群係,它廣泛分布在華北地區的各個地方,在山地、丘陵和平原上都能見到。

柳杉林。柳杉林也隻有一個群係,即柳杉林群係,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兩等省的山區,河南、安徽、江蘇、四川及兩廣局部地區也有少最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