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國森林分布(1)(2 / 2)

溫性針闊葉混交林

溫性針闊葉混交林在我國僅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在東北形成以紅鬆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為該地區的地帶性植被;分布在西南的是以鐵杉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為山地闊葉林帶向山地針葉林帶過渡的森林植被,此植被型包括兩個群係組:

紅鬆針闊葉混交林。紅鬆是第三紀孑遺物種,其現代分布區較為局限,主要生長在我國長白山、老爺嶺、張廣才嶺、完達山和小興安嶺的低山和中山地帶。所包含的群係有:魚鱗雲杉紅鬆林、蒙古櫟紅鬆林、椴樹紅鬆林、楓樺紅鬆林、雲冷杉紅鬆林等。

鐵杉針闊葉混交林。鐵杉針闊葉混交林是由鐵杉與其他針闊葉樹種混交組成的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山地亞高山和中山林區。在雲南的中南部和西部,四川的西部以及西藏,東至台灣的中山針闊葉混交林帶都有這類森林存在;長江流域以南至南嶺間的中山上部、河南、陝西、甘肅等省局部山區也有分布。包括的群係類型有雲南鐵杉針闊葉混交林和鐵杉針闊葉混交林。

暖性針葉林。暖性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低山、丘陵和平地的針葉林。森林建群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分布區氣候大致為年平均溫15℃~22℃,積溫4500℃~7500℃。此類森林也會向北侵入溫帶地區的南緣背風山穀及盆地,向南可分布到熱帶地區地勢較高的涼濕山地。暖性針葉林分布區的基本植被類型屬常綠闊葉林或其他類型闊葉林,但在現存植被中,針葉林麵積之大,分布之廣,資源之豐富均超過了闊葉林。暖性針葉林按其生活型的不同,可分為兩個植被類型。一個是暖性落葉針葉林,另一個是暖性常綠針葉林,共包括六個群係組:

暖性水杉林、水鬆林,暖性落葉針葉林是由冬季落葉的鬆柏類喬木為主組成的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中和華南,主要群係類型有:水杉林和水鬆林。

暖性鬆林。組成暖性鬆林的樹種很多,主要有馬尾鬆、雲南鬆、喬鬆和思茅鬆等。各個種都有一定的分布範圍,在海拔高度上也有一定的界限,分布的規律比較明顯,因此常常用作植被區劃高級單位的依據之一。暖性鬆林的主要群係如下:馬尾鬆林、雲南鬆林、細葉雲南鬆林、喬鬆林、思茅鬆林等。

油杉林。油杉屬種類稀少,星散分布的樹種,目前成片的森林極少,從分布的生境條件看,油杉屬植物不但對土壤條件要求不苛,而且常與所在地區的馬尾鬆或者雲南鬆混生,可見它的生態適應幅度較廣,包括的群係類型有:油杉林、滇油杉林等。

杉木林。杉木林隻有一個群係,廣泛分布於東部亞熱帶地區,它和馬尾鬆林、柏木林組成我國東部亞熱帶的三大常綠針葉林類型,目前大多數是人工林,少量為次生林。

銀杉林。銀杉林隻有一個群係,最初發現於廣西龍勝和四川金佛山,銀杉一般並不形成純林,而與其他針葉樹構成混交林,但是廣西卻有例外,發現銀杉純林。

柏木林。此群係組的建群植物為柏木屬的各個種,它們適生於鈣質土上,耐幹旱瘠薄,聚集生種類也多,主要群係有:柏木林、衝天柏林和巨柏疏林。

熱性針葉林

熱性針葉林是指主要分布在我國熱帶丘陵平地及低山的針葉林,這種針葉林產地的地帶性植被為熱帶季雨林和雨林,針葉林麵積分布不大,也極少人工針葉林,成大片森林的隻有海南鬆林,分布於海南島、雷州半島、廣東南部及廣西南部。此類植被業型隻有一個群係組,即熱性鬆林。

闊葉林

相對於針葉林而言,我國闊葉林群落類型更為豐富,分布的範圍也更加廣泛。《中國植被》將我國的闊葉林分為七個植被型,分別包含若幹群係組。

落葉闊葉林

落葉闊葉林是我國溫帶地區最主要的森林類型,構成群落的喬木樹種多是冬季落葉的喜光闊葉樹,同時,林下還分布有很多的灌木和草本等植物。我國溫帶地區多為季風氣候,四季明顯,光照充分,降水不足。適應於這些環境特點,多數樹種在幹旱寒冷的冬季,以休眠芽的形式過冬,葉和花等脫落,待春季轉暖,降水增加的時候紛紛展葉,開始旺盛的生長發育過程。組成我國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櫟屬、水青岡屬、楊屬、樺屬、榆屬、榿屬、樸屬和槭屬等。很多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在我國工農業生產較發達的地區,也是跟人類關係十分密切的森林類型,很多行道樹和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林等都是以這種森林類型為主。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