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才興文-建設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
人才強,文化才能強。燦若群星的優秀人才既是文化興盛的推動力量,也是文化興盛的重要標誌。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證明,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必然是一個文化興盛的時代。
身處這個催人奮進的偉大時代,立足這片孕育了無數英才的沃土,我們要努力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健康成長、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讓各類文化人才競相湧現、創造活力充分發揮,形成以文化繁榮吸引凝聚人才,以人才輩出發展繁榮文化的生動局麵。
怎樣理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全麵貫徹黨管人才原則,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文化的發展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建設一支宏大文化人才隊伍,要全麵統籌各類人才的發展。高層次領軍人物和專業文化工作者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基礎力量。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必須統籌各層次的文化人才,既要抓好高端領軍人才,培養一批善於開拓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造就一批世界級的文化代言人,又要麵向基層、重心下移,把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工程、戰略工程抓緊抓好,積極引導優秀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使文化人才隊伍的中間力量和基礎力量相互協調、互為補充,以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要建立和完善有利於文化人才健康成長的體製機製和良好氛圍。體製機製管根本、管長遠。隻有營造出一個有利於文化人才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才能的良好氛圍,破除阻礙文化人才建立功業的一切體製性障礙,文化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營造良好環境、拓寬培養渠道、創造有利工作條件,製定科學的人才政策,用科學理論指導人才工作、用科學製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學方法推進人才工作,構建優秀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促進各類文化人才有序流動,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
“四個一批”人才工程
“四個一批”是全國宣傳文化係統的一項人才工程。2003年,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和人事部《關於印發〈全國宣傳文化係統“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作意見〉的通知》(中宣發[2003]26號)指出,為適應宣傳文化事業發展需要,在宣傳文化係統內選拔的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較大的專業成就、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50周歲以下的一批全麵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貫中西、聯係實際的理論家;一批堅持正確導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眾喜愛的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人;一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社會責任感強、精通業務知識的出版家;一批緊跟時代步伐、熱愛祖國和人民、藝術水平精湛的作家、藝術家,簡稱“四個一批”。
怎樣認識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基礎力量?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基層文化隊伍是基礎,基層文化人才是關鍵。沒有一支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就不能落到實處。
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基礎力量,要從完善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製等方麵不拘一格開拓創新,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幹創造有利製度環境,從而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規模龐大、結構合理、創造力強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要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就要破除陳舊思想、創新選才機製,在標準上不拘一格。首先是人才來源不拘一格。“英雄莫問出處”,打造基層文化人才隊伍,要有“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秉承人才蘊藏於人民群眾之中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既要重視吸引高層次、高學曆人才充實基層文化隊伍,更要注重活躍在農村基層的“田秀才”、“土明星”,充分調動每一份文藝力量,彙成一支浩浩蕩蕩的基層文藝人才大軍。
其次是人才取向上不拘一格。“百花齊放滿園春”,單一的文化已經無法滿足廣大基層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要在明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大方向的基礎上,以兼收並蓄的胸懷,吸納多形式、各層次的文化內容豐富基層文化內涵,做到雅俗共賞。最後是用人方式上不拘一格。要堅持用當其時、用當其長、用當其位的用人理念,既要配好配齊鄉鎮、街道黨委宣傳委員、宣傳幹事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專職基層文化人員、發動專業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也要鼓勵和扶持群眾中湧現出的各類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發揮作用,形成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
文化名家工程
文化名家工程是國家人才發展規劃確定的十二項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目的在於培養造就一批造詣高深、成就突出、影響廣泛的思想文化領域的傑出人才,進一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該工程著眼於對成就突出的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和資助,著力為他們創新創業創優提供良好條件,積極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主要任務是,每年確定一批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和文物保護、文化經營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麵的名家,對他們承擔重大課題、重點項目、重要演出以及開展創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專著等活動給予重點資助扶持。
文化名家的遴選從2011年開始分期分批進行,到2020年完成工程目標,屆時由國家資助的文化名家將達到2000名。
如何壯大文化誌願者隊伍?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成千上萬名誌願者的微笑成為中國最閃亮的名片,他們辛苦的付出和周到的服務感動了全世界。現在,許多奧運會誌願者仍繼續在誌願者的道路上前行。做一名誌願者成為越來越多人選擇的生活方式,誌願服務常態化也在許多城市成為現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壯大文化誌願者隊伍”,當前需要抓好以下三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