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想要在嚴寒來臨前將南安城建成一個可以容納一百多萬人居住過冬的城市基本是不可能的。
工程部在努力。
但有些事確實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
這不是人力的問題,南安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問題是蓋房子沒什麼技術含量那是相對於蓋高樓大廈來說的,蓋房子總是需要點技術的,而懂這個技術的人卻不是很多,遠低於工程部的需求。
如果不懂就瞎建的話,不光浪費人力物力,那樣蓋出的房子也不保暖不安全,不保暖也就算了,不安全房子塌了砸死了人那可就事大了。
當冬天真正來臨的時候,五大鎮肯定得派上用場,遇到喪屍來襲,不到萬不得已五大鎮也不能輕易放棄。
食物是個大問題。
為了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讓這個冬天少點人被餓死,在臨近冬天時候,南安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搶糧大作戰。
搶糧的對象,自然是勢力範圍之外的地方。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感謝末世前的糧食儲備政策了。民以食為天,為了應對各種可能的天災人禍,末世前的政府在全國各地都建設有糧倉,作為糧食儲備之用。
隻要搶了幾個糧倉的儲備糧,今天的冬天就好過了。
這是南安的大事。
而參與這件的大事的,不僅有南安的軍隊,還有普通百姓。
危險自然是少不了的。
雖然運輸道路的打通,防衛都是由軍隊負責,平民隻需要負責將糧食裝上車,然後把車開回來就行了,但是糧倉所在的地方有喪屍聚集,運糧車想要開回來肯定會進過凶獸的地盤,這期間要說一點危險那肯定不可能的。
這次行動百姓並不是強製參與。
也就是說,你要是怕死,你也可以不去。
但是,公告中明確說明,所有不參與此次行動的人,沒有資格獲得糧食分配。意思很明了,不參加可以,冬天吃什麼自己想辦法去吧。
同時,公告中還說明,所有參與這次行動的人都將會根據貢獻分配到一定的糧食,即便不幸死了,糧食也會發放到你指定的受益人手中。
當搶糧行動的公告被貼出來之後,整個南安城都沸騰了。
可以說,冬天怎麼過活,最著急的人不是南安勢力的大佬們,而是這些過的緊巴巴的普通百姓。
當聽到能夠分到糧食,那些孤家寡人,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人或許還會猶豫一會兒,他們過日子需要的成本並不高,弄到食物的方法並不隻一種,沒必要為了一點糧食去冒這麼大的風險。
末世裏,人聚的越多,引來的喪屍也就越多。
一大波人去搶糧,到時候會發生什麼真的是無法預知,也許會順順利利的把糧食弄回來,全軍覆沒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管怎樣,有一點大家都是確定的。
肯定會有人回不來。
樂觀的人也許會這麼想,去的人那麼多,死的那個應該不是我。但是,又有誰能夠猜到的究竟誰死誰生呢?
拖家帶口的就想不了那麼多了。
家裏那麼多張要吃飯的嘴,可真正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卻沒有幾個,看著那幾個等著養活的家庭成員,要麼就狠狠心將他們拋棄,要麼就隻能拿命去拚一把。
拚一把,或許會死。
但不拚的話,一家子肯定活不下去。
為了活著,拚了!
晚秋的風中夾雜著來自北方的寒氣,淩冽而寒冷,刮在人的身上猶如刀割。這預示著今年的冬天會很寒冷,也更加堅定了人們冒險搶糧的心。在經過了幾天的緊張籌備之後,這場搶糧行動開始了。
首先出發的軍隊。
為了保證這次搶糧行動的成功,南安方麵的付出不可謂不大,超過二十萬軍隊受到了調動。
十萬大軍分幾路前進,他們不僅要負責清理通向糧倉道路上的路障,還要清理糧倉周圍的喪屍,構建防禦陣地,在百姓將糧倉中的糧食搬上運糧車前,保衛糧倉。
其他受到調動的軍隊則守衛在邊境。
這麼大規模的人類行動,要是不引起喪屍和凶獸的注意才怪。防守邊界的軍隊任務也不輕鬆,在抵禦可能的喪屍和凶獸侵襲的同時,必要的時候,他們還要走出邊界,接應和救援運糧車隊。
在軍隊出動之後,參與這次行動的百姓也紛紛跳上了運糧車。
軍隊的出動為這場搶糧行動拉開了帷幕,而當運糧車開出南安勢力的邊界時,搶糧行動就真正展開,再也沒有退路了。
這個冬天會不會好過,就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