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力挫凶頑(2 / 2)

忽聽、周二人齊聲喝道“千江奔流”“帆影渺渺”,隻見二人短劍揮動,叮叮兩聲,將兩名扶桑武士的長刀引得撞在一處。這二人都是全力發招,本就力道驚人, 此時又被二人注入新的力道,威力更是驚人,隻聽當的一聲巨響,這兩柄鋒銳無比的扶桑武士刀竟互砍而斷,兩截斷刀掉落在台板之上。

金鈴子大驚,噌的一聲站起,隨即又頹然坐倒,滿臉羞憤失落之色。

兩名扶桑武士更是大吃一驚,不由自主後退半步,隨即又將短刀遞出。隻是在此間不容發之際,哪能容許片刻遲疑。短刀剛遞出少許,力道尚未全發之際,已覺得手腕劇痛,鋼刀再也拿捏不住,又是當當兩聲落在台上。還沒等回過神來,兩柄短劍已經抵在二人咽喉之上。

台下觀者一時鴉雀無聲,忘記了鼓掌歡呼,愣愣的看著台上的這一幕。

安倍和麻生麵如死灰,握著半截斷刀如木雕泥塑一般,一動不動。

林周二人對望一眼,同時撤劍。林錯笑道:“江帆劍法你們已經見識過了,不知可曾讓你們失望?其實我們也隻是粗通劍法皮毛,如是當年的葉先生和薛女俠出手,恐怕勝負早已分出。”

安倍和麻生忽然拋掉了手中的半截鋼刀,鄭重跪倒,以頭碰地,口中連聲叫道:“神技!神技!我們心服口服!我們願拜您二位為師,學習這神奇的劍術。”

眾人沒想到這二人竟有如此想法,既感驚訝又覺好笑。劉天河見到大局已定,心下暢快,撚須笑著對薛舞陽道:“久聞扶桑武士精幹勇猛,寧死不屈。看這兩人的行徑,顯然不配武士的稱號。”他說完話,卻發現薛舞陽全無反應,依舊愣愣的盯著台上,不由心中大奇,重新把目光投到台上,凝神細看之下,也不由心生疑惑。

林錯也想不到這二人會有這般想法,心中覺得好笑,但卻斂容說道:“中華與扶桑一衣帶水,也算是比鄰而居。遠在大秦時期,徐福就曾東渡扶桑,將我華夏的文明傳播。到了盛唐,扶桑屢屢遣使來華觀摩、學習,更有鑒真法師東渡,弘揚佛法,希望爾等遠惡修善。扶桑文化乃華夏文明支流,任誰也不能抹殺塗改。兩國交好已曆千載,也應該永久保持。隻是偏有一幹自私狹隘之輩,數典忘祖,不但不思回報,反倒覬覦我邦富足,意圖染指。當年你們的父輩到底在中土做了些什麼,想來你等心知肚明。若能誠心改過,倒也不失君子之風。如果不思悔過篡改史實,隻會在歧路之上越行越遠,最終難逃覆滅之災。”說到此處,台下已有人轟然叫好。林錯接著道:“你們想學中華劍法也無不可,隻是卻不是今時今日。我中華武術,最重德操,多年之後,若你等虔心悔過,多行善舉,可以重來中土,你我共同切磋參詳。究竟該怎麼做,但憑你等一念。”

安倍和麻生連連點頭,口中“哈伊,哈伊”之聲不斷,想是被林錯說服。最後二人又對林周二人深鞠一躬,將短刀還入鞘內,下了演武台,對著金鈴子深鞠一躬, 匆匆而去。

金鈴子眼見敗局已定,留在此地徒惹譏笑,在眾人的哄笑聲中恨恨離去。

林錯轉身向周北雁望去,正與對方一雙妙目遇到一起。林錯怦然心動,忘情之下,竟伸手拉住了對方的玉手。周北雁臉一紅,卻並沒有躲避,任由林錯握住了自己的手,相攜飛下了演武台。

此時台下已是人聲鼎沸,歡呼不斷。二人剛一落地,便被眾人團團圍攏。靜因抱著周北雁又笑又跳,嘰嘰喳喳說個不休,卻被嘈雜的人聲淹沒,聽不出到底在說些說麼。林錯更是被一夥人抬了起來,高高的拋棄接住,幾次三番下來,弄得林錯也是頭暈目眩,難辨東西。

正在此時,忽聽一人高聲喝道:“大家且住,我有話要問陶少俠。”

雖是人聲喧嘩,但這一聲卻是內力充盈,雖在喧鬧聲中,卻也聽得清晰。喧鬧之聲漸漸止歇,人們順聲望去,原來高聲喝喊的乃是薛十五。眾人麵現疑惑之色,給薛十五讓開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