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堪帶兵打入川北,並且在川北重鎮利州大開殺戒。四裏八鄉的百姓聽說後,惶惶不可終日,加上姚三讓撤出利州守軍玩了命的宣傳,說要死守劍門關。老百姓聽說後,連忙扶老攜幼,連夜趕往了劍門關。
原來在曲靖駐守的李定國手下第一大將艾能奇,此刻正領著李定國的最精銳部隊五千大西軍駐守在劍門關,三日前,奉命率領一萬軍隊保護百姓出城的張光璧,完成任務後,也率領部隊進駐了劍門關與艾能奇會和。
此時的劍門關,已經湧滿了來自利州各鄉的難民,使得兩位守將大為頭疼。可是即便如此,難民的洪流還是源源不斷的湧向劍門關。
“艾三哥。現在大批百姓都湧入了劍門關,小小的劍門關,隻怕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啊。可我們又不能把鄉親們趕出去,那樣就是把他們逼上絕路啊。”張光璧用大拳頭錘著大腦袋說道。
“我也沒辦法啊。隻能安排他們向南撤。今天是最後一天了,過了今天,我就要把劍門關城門閉鎖,整軍備戰了。誒,隻是委屈這些百姓了。”艾能奇也是頗為無奈的說道。
就在這時,一位士兵飛快地跑進來稟告道:“二位將軍,不好了。百姓們嘩變了,吵著要見艾將軍。”
艾能奇無奈,隻得帶領親兵趕到劍門關城頭,隻見麵前已經站了黑壓壓的大批百姓,見艾能奇到來,這些百姓齊刷刷的跪倒,口裏隻叫艾將軍。
艾能奇連忙抱拳朗聲道:“眾位鄉親,我就是艾能奇,大家有什麼事可以和我說。”
聽艾能奇說完,百姓中一位老者起身朗聲說道:“艾將軍,你們為何要趕我們走?”
老者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這些百姓七嘴八舌的開始亂喊起來:“艾將軍,不能趕我們走,我們的家就在川北,我們向南能去哪?”
見百姓群情激奮,艾能奇連忙命人製止。等到百姓的吵嚷聲過去後,艾能奇才朗聲說道:“大家靜一靜,聽我說。我知道大家故土難離,可是,現在韃子的大軍,已經攻破了利州,馬上就要打到劍門關了。亂軍之中,我也無法保護大家的周全。所以,我才請大家南遷,去廣西找我大哥晉王李定國。他已經在那邊準備了糧食住所等著你們呢。”
“不,我們不走。”老者站直了身體,語帶哽咽的說道。“都說人離鄉賤。我們祖祖輩輩都生長在四川,前明大西王來的時候,又是殺地主,又是分田地的。我們老百姓也都受過大西王的恩。如今,大西王已死,韃子又那麼凶惡,我們還能躲到哪裏去?”
“對,我們不走。誓死保衛家鄉。”一個年輕人也是舉手高喊道。
“誓死保衛家鄉。”其他百姓也和青年人一起喊道。
“不。”艾能奇斬釘截鐵的說道。“保家衛國,那是我們軍人的職責。又怎麼能拉著你們一起在陣前送死呢。”
“將軍,我們幫您守城,我們有手有腳,可以幫你們運送糧食和各種物品上城。”老者激動地說道。“韃子殺我子民,禍害我百姓鄉親。侮辱我妻女,我們就是死,也要把他們擋在四川以外。”
見百姓對自己如此之好,本就是熱血男兒的艾能奇,不由得熱淚盈眶,隻見他雙膝跪倒,恭恭敬敬的給老百姓磕了三個頭道:“艾能奇待我軍將士,多謝各位鄉親的大恩。我艾能奇就此立誓,如果守不住劍門關,有如此箭。”
艾能奇說完,從身邊親兵的箭筒裏拿出一支羽箭,用力將其折斷,狠狠地扔在地上。就在此時,忽然城門外傳來嘈雜聲,姚三帶著靳統武等一幹人馬,趕來與艾能奇會和。
見姚三到來,艾能奇不由得大喜,連忙把姚三拉到城頭上,對百姓介紹道:“眾位鄉親,這位是我們的軍師姚三,就是他,一邊守城阻擊韃子,一邊將利州的百姓分批轉移,從而拯救了無數鄉親的性命。”
姚三則神氣活現的站到台前,對著台下一抱拳,用和夜貓子差不多的聲音高喊道:“各位鄉親,在下姚三,多謝大家能夠留下來與我一同抗敵。可是,打仗之時,凶險異常,我希望大家能夠在戰場上多加小心,敵人衝上來的時候,能逃跑的,盡量逃跑。不要輕易的丟了性命。我姚三向大家保證,在新年到來之前,一定全殲來敵,讓大家能夠回家過年。”
姚三此言一出,艾能奇的臉上不禁掛滿了黑線,自己手下隻有一萬多人,而敵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仍然還有將近十萬的部眾,一比十的人數比例,能守住劍門關已是萬幸,更不要說全殲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