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標月之指(文)(1 / 3)

?

玄奘出了寢宮,信步朝馬廄走去。

高昌既不是他的故鄉,也不是他西行的目的地,這裏的人大多來去匆匆,與他並無太多瓜葛,隻有老馬赤離,是他當之無愧的最好的朋友。

他知道去馬廄有條近路,隻需穿過一個小花園就到了。

花園裏到處都是葡萄藤,正是仲春時節,這些葡萄藤看上去枝繁葉茂,翠綠的葉子遮擋住了頭頂的陽光,為行人帶來幾分難得的涼意;枝葉間已經開始掛果,一串串的,雖然個頭還小,卻令人不免憧憬著碩果累累的成熟季節。

玄奘心中感歎,高昌確實是個富裕的國家!

這時,他突然看到前麵幾根粗壯的葡萄架下裝了一副秋千,那秋千是由藤條編織而成,看上去一片碧綠,煞是好看,此時這秋千正微微晃動著,顯然有人在上麵玩耍。

“大概是哪位小王子吧?”玄奘這樣想著,腳步卻沒有停。他知道麹文泰還有幾個繽妃所出的幼子,又有幾個兄弟家的孩子在宮中伴讀,這段日子在高昌,偶爾也會碰上,相互間行個禮,相安無事。

待到靠近些他才發現,這秋千上坐著的根本不是什麼小王子,而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少女——公主紜姝。

玄奘有些吃驚,難道自己的寢宮竟與公主的挨著?當下來不及多想,轉身便走。

“法師慢走。”公主突然喊道。

玄奘隻得停住了腳步:“公主有事嗎?”

“既然來了,就在這裏坐坐吧。”紜姝一麵說,一麵下了秋千,朝他走過來。

同麴文泰相比,她有著更多漢人血統,一頭長長的秀發烏黑亮麗,標準的瓜子臉型,皮膚白晳似雪,眼窩略略凹陷,一雙眸子就如那淩晨的天空,黑中略帶一點湛藍,透出幾分俏皮可愛。

而最讓玄奘感到驚異的,是她身上披著的那一襲雪白羅衫,那羅衫一看便知是漢服式樣,其質料竟與他身上法衣的質料一模一樣!

看到玄奘眼中的驚訝之色,紜姝微微一笑:“這件衣服也是用於闐國的冰蠶絲料做成的,和法師身上的,是同一匹。我要宮中裁縫按照漢地女裝的樣式裁製而成,法師看看美不美?”

說罷,她張開雙臂,很優雅地旋轉了一圈,雪白的羅衫刹那間舒展開來,如同一朵盛開的白蓮花。

出家人是不打妄語的,玄奘真誠地讚道:“很美。”

紜姝的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

“天氣真熱,是不是?”紜姝走上前,看著他額上的汗水道,“我這裏有清涼的葡萄漿,加了冰珠的,用來解暑再好不過,法師請隨我來。”

說罷,不由分說地拉住了玄奘的手,往身後的院落中走去。

玄奘的手被她拉住,心中不覺一震,他自知不妥,卻又不敢過分用力掙脫,萬一掙脫不開,卻將她拉倒,豈不更糟?無奈隻得跟了進去。

院中是更加茂密的葡萄藤,藤下放著桌椅,幾個宮女看到他們兩個進來,眼中都流露出驚豔之色。

這樣的兩個年輕人,穿著同樣質料不同款式的雪白絲衣,活脫脫就是一對金童玉女啊!

公主終於鬆開了手,衝著玄奘優雅地一笑,示意他坐下。

既來之則安之,玄奘大大方方地在一張藤椅上坐了下來。

一個宮女托著一個玉製托盤上前,單膝跪下,將托盤高舉過頭,托盤上是兩隻精致的小瓷碗。

“這是我們高昌特產的葡萄漿,”紜姝道,“請法師品嚐。”

“多謝。”玄奘合掌稱謝後,伸手拈起了一隻瓷碗。

裏麵是小半碗略呈紅色的晶瑩透明的液體,玄奘將其放在唇邊,輕抿一口,隻覺得口舌生津,清涼甘美遍布全身,一時間暑意頓消。

“法師就暫且留下來,把這個夏天過完再走不行嗎?”紜姝看著玄奘道。

玄奘搖了搖頭,國王都留不住他,何況這個女孩子。

紜姝的臉上現出失望之色,她抬起頭來,望著頭頂上那枝繁葉茂的葡萄藤,幽幽地說道:“再過一個月,這藤上的葡萄就熟了,到那時,我們就可以用新鮮的葡萄來招待法師了。”

“多謝公主美意,”玄奘道,“待貧僧取經回來,再來吃高昌的葡萄吧。”

“等法師取經回來,我可能就不在高昌了。”紜姝輕輕說到,美麗的臉色黯淡下來。

玄奘放下瓷碗,看著她。

“我早晚會被嫁走的,”紜姝黯然說道,“父王要把我嫁到異國他鄉,嫁得遠遠的。以前的高昌公主都是這樣的命運。”

說到這裏,兩滴晶瑩的淚珠從她的臉上滾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