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你安知他們不是快樂的_(文)(1 / 3)

?這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集結大眾時,提婆達多帶著他的五百門徒走到講堂中來,大聲宣布他的新五條戒律。並且說,比丘如果能夠奉行此五法,就能夠少欲知足,自然具有精進、持戒、清淨的道德,唯有這樣才更加容易獲證涅槃,這對維護僧團的清淨也有好處。

佛陀沒有感到意外,他很自然地回答道:“你若是認為這樣好,可以去奉行,我絕不會禁止你。但是你不可以強製大家來執行。”

“為什麼?”提婆達多大聲質問道,“你明明知道,我提出的五法比既有的戒律好得多,而且,你也不反對這些,也不限製比丘遵守這些。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此作為僧團必須遵守的戒律呢?”

佛陀道:“我當然不反對一部分人遵守這五法。但是,這與‘必須’是兩回事,戒律是幫助修行的,不能成為修行的障礙。比如日中一食,這當然很好,但是僧團之中有一些身體柔弱的人,日食兩餐,也是可以的,食以調身,隻要不過份貪取,這並不能說是非法;你說要行乞食法,我們現在實行的不就是乞食法嗎?但是一部分信徒有種福田的要求,主動供養出家人,隻要不違背修行的原則,這樣的善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比丘穿糞掃衣以培養謙卑之心,這當然很好,但是,衣衫穿著莊嚴,讓人心生愛敬,也不是什麼罪惡的事情。你提出的這五條都不是多嚴重的問題,為什麼要想得那麼利害呢?過於嚴厲的戒律會被人輕易用來壓抑個人自由,已經製定的條文也有可能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變得不適當。諸比丘和合的僧團,你想用此計謀來破壞,並且是小事大提,將非常行法當成是常行法,這就是你的居心嗎?”

提婆達多很不服氣,他的弟子俱迦利也插口責問道:“佛陀!我們認為提婆達多尊者所說的話都是實在的道理,您應該把弟子們交給他來領導,不要妒嫉他,不要這麼和他為難。”

佛陀睜開眼來看著他,慢言慢語的說道:“愚癡的人哪!你們如此肆無忌憚地破壞僧團,卻不知這才是非常嚴重的惡行嗎?”

佛陀說完,便站起來獨自進入室中坐禪。

提婆達多非常得意,向大家高聲喊道:“能夠守此五法的人都跟我走!”

提婆達多的五百門徒都站出來,走到他的身邊,佛陀的弟子則一個都沒有動。

提婆達多很失望,大聲斥責道:“你們都沒有勇氣守此五法嗎?你們怎麼有資格配做沙門?阿難!你是我的親弟弟,你也不肯跟我走嗎?”

阿難冷冷地說道:“今天真是你的幸運,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如果在座的話,一定不會容許你放肆。你增設戒律,根本就是為了分裂僧團。想到你未來不幸的果報,我真為你擔憂!”

提婆達多大怒,但也沒有其它辦法,隻好把他的弟子都帶走了。

此事不久,提婆達多便同他的五百弟子從佛陀的教團中分離出去,在象頂山上另立僧團,從事與佛陀的僧團全無關聯的宗教活動。這是佛教曆史上發生的一次最重大的分裂。

對此,佛陀曾感慨地說道:“有德行的人很容易行善,邪惡的人卻容易造作惡行。事實上,毫無益處的事容易做,有益的事卻很難發心去做。”

後來,舍利弗尊者專門前去勸誡那些跟隨提婆達多的比丘,其中有很多比丘知過悔改,又重新回來依止佛陀。

再後來,提婆達多想再度加害佛陀,他想出了一個更加愚蠢的主意,將劇毒的藥物藏在指甲裏,想要在與佛陀接觸的時候掐入佛陀的身體,結果他沒能刺進去,反而自破手指,毒死了自己。

據說提婆達多在墮落地獄的那一刹那,生起了懺悔心,他說:“我從心裏皈依佛。”但是好像有點晚了……

玄奘想起小時候,二哥長捷法師在給他講解佛經的時候,提起過提婆達多的這段故事。那時他便問道:“提婆達多害死了自己,當他重新轉世的時候,他還會有機會修行嗎?”

“隻怕他沒有這個機會了,”長捷兄長道,“他墮入了無間地獄,被大山鎮住,烈焰焚燒,要經過一大劫才能跳出苦海。”

年幼的陳禕非常吃驚:“可是,佛陀曾經說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現在提婆達多入了地獄,這是佛陀的本意嗎?”

“這當然不是佛陀的本意,”長捷兄長道,“但俗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古來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殺阿羅漢、十爪毒手這五事為提婆五逆。這五逆中的任何一條都足以使他下地獄了。”

“可是佛陀是有大神通的啊,”陳禕還是有些不服,“如此大神通力在惡業深重的凡夫麵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嗎?”

“四弟,”長捷兄長道,“我知道你有菩薩心腸。但是,眾生的業力是不能用神通力隨意改變和消除的,隻能靠自己去修行消業。比如殺人犯在不知悔改的情況下,是不能平白判他無罪的。更何況,佛陀又不是審判者,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