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誰讓你討這條捷徑的_(文)(1 / 3)

?玄奘不再多說什麼,他站起身來,雙手合十,虔誠禮拜十方諸佛,然後便澄心淨意,在祭台的中央端坐下來。

與此同時,摩沙法也帶著他手下的信徒開始誦念祈禱……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眼見著已經沒有了絲毫挽回的餘地,般若羯羅傷痛地流下了眼淚,同船諸人欲救不得,也都掩麵痛哭起來。

玄奘的心情卻極平靜,他微闔雙目,靜心端坐於祭壇之上,緩緩轉動著手中的念珠。優美的經文仿佛一陣奇香在林中彌漫,那些同船的人們不知不覺間停止了抽泣,凝神靜氣地聽著,隻覺得這沉穩而又流暢的梵音有如大河一般緩緩流過他們的頭顱……

玄奘漸漸進入禪定,他感覺自己身旁的火焰分成了蓮花狀,接著便是一種強烈的上升感……

在空中,他看到自己的肉身還在那不甚平整的台子上靜坐,裸露的上身傷痕累累,沒想到這條不平坦的道路竟然給他留下了如此多的印記!他看到樹冠之下的眾人,他們圍著祭壇,有的痛哭,有的漠然,還有的表情撲朔迷離,不知在想些什麼;他看到被森林與河流分開的田地、村莊和集市,一頭發瘋的白牛從村間土路上奔跑,騰起濃濃的煙塵,身後跟著一群追趕的人,坐在河邊的兩個老婦人正遠遠地給它的背影行禮……

他感到上升的速度愈越來越快,身旁雲氣翻卷,狂風鼓蕩,天地倒懸,什麼都看不清了,隻有一片茫茫的青氣的海洋……

不知不覺間,他發現自己已站到了窣堵波般的須彌山前,那山高百千由旬,光耀眩目,從它的中央散發出四條彎曲的金色透明的星河,環繞著須彌山,運轉不休,活像一個巨大的羅盤狀的卍字圖形。

玄奘突然記起,這個卍字就是“吉祥海雲"的意思,也即是呈現在大海雲天間的吉祥象征。現在,他才算見到了真正的“吉祥海雲”——那是由群星和合而成的天之海呀!

從這裏朝須彌山頂仰望,依稀可以望見天神環繞的妙寶台。那寶台矗立於雪亮的星峰之上,眾寶間雜,迥然秀出。

這莫非就是慈氏菩薩講經說法的地方嗎?我終於來到了這裏,終於可以親口向菩薩請教佛法的真諦了!

這一情形不知在夢裏出現過多少回,隻不過夢中的自己不像現在這般狼狽的狀態——難道就這樣裸著上身去見菩薩嗎?

玄奘心念一動,隻覺得從身到心一陣清涼柔軟,身上立刻披上了一襲雪白的僧伽胝衣,那輕柔的感覺,宛若他在高昌國時著的那件冰蠶法衣。

四周光影變幻,如夢似幻,群星散發出淡淡的光輝,組成了一條道路,一道階梯,身旁那無窮的蓮華寶焰,一閃即逝。

玄奘容色肅穆,徐徐登上長階,一步一步,往上行來。純白色的衣袍鼓動飛揚,在那星雲之氣中時隱時現……

也不知行了多久,包裹著他的星雲之氣忽然散盡,立身之處已在長階的盡頭,眼前碧海汪洋,浩浩無窮,魚龍騰躍,波翻浪湧,蒼然吟嘯之聲充斥天地。

這便是去往睹史羅天的必經之地嗎?為何既無橋梁也無舟楫?

玄奘心中更不畏懼,縱身向那大海波中跳下,腳下的大海便如沸騰了一般,白氣蒸騰,彌漫如雲,大雨如注。

玄奘騰身直下,那大海深處,群峰之間,湧現出千萬條神魚,形如鯨龍,遍體雪白,腹生百鰭,鰭長百丈,分水之聲有如雷鳴,結隊自山峰間遊弋而過。

就在他即將墜入海中的那一瞬間,一朵七彩蓮花自水麵生出,將他輕輕托起,直上睹史羅天……

一朵蓮花,飄落無聲,卻驚起一片漣漪。

玄奘的頌經聲似乎已經停止了,連呼吸都若有若無,隨著紅日完全沉入雪山之後,摩沙法長長的咒語也結束了,祭祀儀式終於正式開始,站在玄奘身後的大漢舉起了手中的鋼刀……

般若羯羅閉上了眼睛,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真的無可挽回了嗎?他聽到身邊的哭聲越來越響,回蕩在恒河兩岸,那是幾十名同船的旅伴在放聲痛哭。一切都是徒勞,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法師一步步地走向死亡,除了用哭聲來為法師送行,他們什麼都不能做。

然而神跡總是在最不可思議的時候出現,就在鋼刀即將落下的那一瞬間,空中突然響起一聲巨大的炸雷,震得人耳鼓轟鳴,執刀的大漢手一哆嗦,差一點把刀扔到了地上!

每個人都驚恐地看著那濃密的黑雲從四周湧來,須臾之間便聚集到了祭壇的頂端。緊接著黑風四起,狂飆過處,一棵棵碗口粗的樹木被攔腰折斷,小樹被連根拔起,大樹的枝葉成群折落,被狂風卷向半空,發出巨大的聲響。

此時此刻,祭台上的沙門仍在盤足入定,那些刮斷的枝葉在他的身體四周不停地飛轉著,密密麻麻,恍如一群受驚的鳥兒——事實上,鳥兒們早被驚動了,林中傳來“撲簇簇”的聲響,便是它們在四處飛逃。

黑風愈加狂烈,一個地滾雷自黑雲中落下,點燃了祭台邊上的一小片樹林,那些樹木霎時間變成了一枝枝火炬!

緊接著,雷電交加,大雨傾盆。

東去的恒河呼嘯著,原本平靜的水麵湧起滔天巨浪,數十艘小船被洶湧的浪頭打翻卷走,就連那艘硬木大船也不幸解體,高翹著沉入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