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秀才應試得第一(2 / 2)

這可是開天大的恩德了,若是上報朝廷,不死恐怕也要把牢底坐穿。強迫有功名的秀才下跪,等於是藐視朝廷法度,明清兩朝都有法規。

著朝服斬於市,中國古代曆史上隻有晁錯一人。

閑話少敘。榜單貼出後,況家也不能免俗地慶賀一番,主要是來道喜的客人太多,沒法不招待。到此時,況鍾才發現,所有客人居然都是因況且而交往的,他自己連一個朋友都沒有。想到這些,心中也不禁生出一番感慨。如果不是刻意逃避,甚至冷漠回絕,以他的醫道本領,應該交好遍天下吧。

兒子不能重複他的老路,這是他幾年前回到蘇州後就下定的決心,即便有危險,也要這樣走下去。

練達寧和陳慕沙都派人來送禮不消說,周家此次是文傑的父親親自上門道賀。稍令人意外的是,南家跟雲家也送來重禮,雲錦堂夫婦,各自代表自己的家庭。

況鍾雖無法判斷這兩人此番送禮,是借機回報他診治的人情,還是又來刺探他的隱私,但不管如何,人家上門賀喜,就得笑臉相迎,禮儀相待。

況家廳堂狹窄,隻好在庭院裏搭起彩棚宴客。

席上,況鍾端酒致謝道:“小兒不過僥幸考了個秀才而已,何喜之有,倒是有勞各位了。”

周父笑道:“話不能這樣說,這就是賢侄發軔之始,蘇州府第一名,好兆頭,將來必是連中三元,這酒以後可是有的吃了。”

連中三元是明清文人最羨慕的事,所謂三元跟童子試無關,指的是舉人鄉試的第一名解元、進士會試的第一名會元、殿試的頭名狀元。此乃三元。

可實際上,在整個明朝兩百多年的曆史中,連中三元的,隻有一人。明英宗主持殿試時親筆錄取的狀元商恪,此人後來擔任了景帝一朝宰相。

連中三元,這種概率之低,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人,隻花兩塊錢買了一張彩票,就中了億元大獎。

酒席開始,況鍾舉杯向周父道:“這不過是練老公祖謬愛,提攜小兒罷了。文賓當年也是蘇州第一名吧?”

“也是,也還是練大人主考,他們兄弟兩個以後就真是同門了。”

周父胸懷暢爽,一個文人要想有所成就,苦讀苦學固然重要,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然而將來能到達何種高度,幾乎就是由天資所決定的。命高八尺,難求一丈,這個命就是天資。

周父認定,況且這孩子天資了得,將來成就不可限量,自己早投資,大投資,將來必會有大的回報。他想要得到的不是別的,將來況且發達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就有了堅實的靠山。尤其是小兒子文傑,更需要人幫襯,雖然有他哥哥,但多一個人總是好的。

“還有文傑,將來怕也是要和他們在同一個門下了。”雲錦堂說到。

“他和文傑親兄弟似的,是否同門也不重要。”況鍾微笑道。

“這倒是真是前世修來的緣分,你說他們兩個人性格、喜好,沒一樣相同的,偏生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這不是緣分是什麼?”南巧雲一直注意觀察況鍾的臉色,此時才說話。

“這話在理,人跟人之間就是講個緣分嘛。”周父聽了這話,更是樂不可支。

“不知怎麼的,我見到況兄弟,也就真像有緣分似的,特別親近。再見到況神醫,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可惜況神醫祖籍是蕭山,若是祖籍在蘇州,說不定咱們上幾輩子兩家的關係,也像現在況且跟文賓文傑他們一樣。”

況鍾心中一沉,這話可有些露骨了。

他淡然一笑道:“緣分都是修來的,不管前世,還是今世。前世有固然好,前世沒有,今世也可以修,不用惋惜這個。”

他的意思也很明確,以後是好是歹,就看他們以後如何做,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那是,那是,還是況神醫豁達,跟我們這些人就是不一樣。”南巧雲虛讚一句,不言語了。

周父聽得有些糊塗,笑道:“你們兩個這是在猜謎語,還是鬥禪機?”

“隨便說話而已,哪兒有什麼禪機玄機。”南巧雲笑著說。

“女人就是話多。”雲錦堂皺著眉頭說到。

他也不知道自己老婆究竟在搞什麼鬼,隻是感覺她不對勁,好像對什麼著了魔似的,一直咬住不肯放鬆。

況鍾的心裏並不輕鬆,那一抹被自己甩到天邊的陰雲,眼看著飄飄忽忽的,又要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