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江湖之行第一步(2 / 2)

驛站裏不但有住宿的房間,吃飯的食堂,更有官府飼養的馬匹和配設的驛車。不過,要享受這一條龍服務,需要朝廷批文才行,持有批文的官員則按品級享受朝廷規定的待遇,比如幾品官員可以帶多少從人,可以住哪種等級的房間,使用什麼鋪蓋、桌椅等等。

這在古代,有個專有名詞:乘傳。

傳就是一路上的驛站一程程遞送的意思。

官員借此不但可以不花一文錢,還享有一定規格的補貼。唯一需要的就是批文。沒有批文,隻能自己掏腰包。

官員乘傳隻要相關部門給了批文就可以,驛站以此為憑據向戶部核銷費用。至於回家探親、奔喪這些私人事宜,想要乘傳就需要皇上特批了。

周鼎成倒是不難弄到官府的批文,他隻是不屑於如此,再者說自費也不是不能負擔,一路上畫幾幅畫就足夠了,何必費那些周折。

“周叔,聽說你出京城時也是一文不帶,隻騎著一頭青驢,到蘇州時,反而倒賺了兩千多兩銀子。”文征塵對周鼎成的事也很是好奇。

“這有什麼值得誇耀。”周鼎成笑笑,不屑解答。

“可是,周叔你不是不願意接觸銀錢的嗎?銀子怎麼帶啊?”文征塵不明白的是這個。

“隨得隨寄,都寄回京城了。”

哦。眾人都哦了一聲,也不知是什麼意思。

“所以啊,況且,你這次準備出力吧,兩千兩銀子,夠你背的。”周文傑拍著況且的肩膀說。

“我隻賺夠吃喝住行,你們以為我是他的送財童子啊。”周鼎成笑道。

況且假裝哭喪著臉說道:“別啊,周前輩,我還指著這趟行旅發財呢。”

“想的倒美,我給你既當保鏢,又當保姆,還給你當賺錢的奴才?皇上也沒這麼使喚人的。”周鼎成笑罵了一句。

眾人吃喝說笑,因有周鼎成陪伴,沒人覺得會有什麼苦楚、難處的,周鼎成這種四海為家的人,即使在深山老林裏,也有他的生存之道,而且還能有滋有味。

況且心裏逐漸輕鬆起來,渾然不似要遠去異地他鄉,徒步深山去采藥,反而有種春日去郊外踏青的心情。

周鼎成雖然嘴上有說有笑,實際上心裏並不輕鬆,他明白這次出行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樣,充滿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隻有安全返回蘇州那一天,才算大功告成。

酒宴過後,驛站的客廳裏已經有兩撥人在等著況且。

一撥人是蘇州府的衙役,拿著練達寧的手書和一些路上的吃食。練達寧讓衙役告訴況且,無論在何處遇到難處,都可以拿他的手書去當地官府求援,無論需要人力還是銀錢,應該都不會有問題。

另一撥人是陳府的家人,帶來陳慕沙的一封書信,同時附有一張名單,上麵是江蘇、江西兩省內,陳慕沙所有的朋友、知交、門生弟子的名字和地址。老師在信中囑咐他,萬一遇到困難,隨時可以去這些地方落腳。

況且心中一暖,有了這張名單,真可以不帶一分錢上路了。同時也才明白周鼎成何以敢身無分文而行萬裏,他手裏的名單一定更為龐大,而且能連成一張緊密的網絡。

不僅如此,看到這張名單,他才明白陳氏理學一門的潛力之大,門生弟子絕不是寥寥幾人,也不是幾十人,上下幾代人加起來,僅在兩省就有數百人之多。

然而,他成為陳慕沙的關門弟子後,除了兩個大師兄,真沒見過另外的師兄,從這張名單上可以看出,那兩位大師兄隻是比較他而言,實則還是歲數小的。

陳慕沙弟子中年歲最大的,已經有七十多歲,真正的大師兄,差不多可以做他祖父了。

況且收下書信、禮物,謝了來人,然後才在眾人的簇擁中,與周鼎成一道上馬離去。

出了蘇州城,看到郊外的景色,況且心中振奮,他的確好久沒出蘇州城了,最近幾年幾乎都是在家裏學醫、讀書中度過的。

或許因早年的顛沛流離,他對這種宅在家裏的日子感覺很舒心,溫暖平和,遠離風寒和危險。但時間太久了,心裏又會生出鏽來,需要到外麵擦亮。

走出十裏路,又是一個驛站,兩人徑穿而過。

兩人一路走著,看到特別的景致和地方,周鼎成就講給他聽,所經之處或者有傳說,或者有故事,都有濃厚的人文背景。

況且聽得津津有味,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果然不假。書本上的知識還真是有限。

行到一處,況且神思飄忽,忽聽周鼎成低聲說道:“不要向後看,也不要東張西望,隻管向前。”

況且的心一下子就懸到了嗓子眼。

他什麼也沒看到,更沒感應到什麼,倒是周鼎成這樣一說,他立時感覺好像有一條毒蛇趴在自己的後背,正對著自己後頸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