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心裏很清楚,婚變的最大障礙實際上不是權和錢的事,而是陳慕沙的名聲。如果不是顧及老夫子的臉麵,況且早就讓人把那個小王八蛋宰了,事情根本不會發展到那個地步。
老師的能量的確很大,魏國公在江南的強權也是無人匹敵,可到頭來還是要靠小君做手腳,讓那個小王八蛋縱欲而亡,事情才算真的了結,不然石榴可能真的就得走先出家再還俗然後再嫁人的路子,那樣盡管行得通,聲名也會嚴重受損。
文賓自己又幹了一大杯酒,眼睛有些紅了,苦笑道:“人有時候就是在苦難關頭才能真正想明白,這次我倒是借你們的事懂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要想能保護自己在乎的人,無論是家人、親人還是朋友,權利是不可少的,不然就得忍氣吞聲受人欺負,甚至任人宰割。”
絲絲有些急了:“喂,你沒完了,今天能不能先不說這些。”
石榴笑道:“文賓想說就說吧,我們又不是外人,不在我們麵前說,你讓他對誰去說呢。”
“不是,你們不知道,那件事刺激著他了,不然不會這麼發瘋似的讀書,說是這屆就是考不上解元,也要拿個好名次,要盡早考上進士,早得功名早做官什麼的,反正全都是瘋言瘋語。”絲絲解釋道。
“文賓,你想求功名,想做官,這是好事,可也不要太偏激,以為有了權,再有了錢,就能隨心所欲,沒有那麼簡單。皇上權大無邊,更別說錢了,可是皇上也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而是有很多想做的事做不了,有心無力。在這個世上能隨心所欲,有求必得的隻有神仙了吧,可是神仙對這個世上卻又無所求了,這就是矛盾。”況且笑道。
他忽然想到千機老人,似乎是無所不能了,可是他還是想在天道中爭取什麼,這就說明他還是有所求,而且所求者甚大,這也就必然有求不得的時候,可見連神仙也不是萬能的,也做不到天上地下隨心所欲。
“我當然知道這些,隻是這件事給我壓力太大了,不求得好的功名,我就覺得對不起自己。”文賓歎了口氣道。
他心裏並不以況且的話為然,隻是不想挑起爭論,所以主動熄火。
況且自然明白他的心思,隻能在心裏苦笑,各人有各人的世界觀,有各人的追求,這東西永遠沒法統一,人在不同時期的想法也會變化。
“讀書是好事,但你還是要注意,現在可是酷暑季節,四季輪替中身體最脆弱的時候。”況且提醒道。
“沒事,我的底子好,拚幾個月還能挺得住。”文賓豎起胳臂輕鬆道。
“你什麼時候也下幃苦讀一番啊,到時候我給你煮粥,咱們家還真有紅袖,就讓紅袖給你添香,你好夜讀書啊。”石榴話題一轉,開始打趣況且了。
原本石榴也是盼著況且能早日下科場,拿個解元什麼的她也跟著臉上有光,更有成就感。隻是經過這番事後,她終於明白了,兩個人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科舉是為做官,做官歸根到底是為了錢,他們不缺錢,況且會醫術,賺錢也不難,又何必非得走科舉做官的路子,所以這以後就再也不提科舉這茬了。
“是啊,你還別說,這還真應景了。可惜況且現在不讀書了。”絲絲也笑道。
有道是紅袖添香夜讀書,謂為讀書人的眼福。絲絲說的應景就是指石榴的貼身丫環還真是叫紅袖。
況且讀書是讀一本就扔一本,因為都背熟在心裏了,永遠不會忘記。這也有個缺點,就是不能像文賓那樣,給人留下手不釋卷的儒雅形象,反而像是遊手好閑的富家公子哥兒,一副不務正業的嘴臉。
況且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超常天賦,當然是羨慕的了不得,不過況且並沒覺得這天賦有多大的裨益,相反,曆史上那些有過目不忘天賦的人很少有成為文學家、詩人、藝術家的,也未必不是受這天賦的拖累。
背熟一本書永遠不忘,這當然是好事,可是也容易壞事。你以為已經背熟了,就全掌握了,也就不再去“時習之”,書上的內容文字的確牢牢記住了,可是內中的精髓卻未必能參透。
蘇軾有句名言: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就應該經常讀,反複讀,而不是記住就了事,還要深思甚至苦思,最後才能挖掘出文字背後的深意與精髓。
況且的讀書法就是經常在心裏把那些書翻開,然後一遍遍讀,一段段讀,反複思索,先是熟能生巧,然後就是巧而發其真意,洞見其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