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城等人驀然有省,大禮儀事件中,就是學士楊慎帶頭,領著一些朝臣在宮門外請願,痛哭連聲不說,最後還憾動宮門,結果直接造成嘉靖帝和楊廷和等大臣的徹底決裂,最後楊廷和致仕,楊慎等人都被免職發配邊疆,終身不赦還。
“大家千萬別莽撞,眼下救海大人重要還是跟皇上講道理重要?”他發問道。
“當然是先救海大人要緊,道理日後慢慢講。”寧城等人悟出點味道來了。
“如果想救海大人,那就先暫時觀望,現在咱們鬧的動靜越大,對海大人越不利,如果諸君想要跟皇上講道理,我倒是不反對你們去北京,路費我出。不過這樣做可是在海大人的棺材上釘釘子。”況且道。
寧城等人不由出了一身冷汗,仔細一想還真有些道理,嘉靖禦國四十五年,臣民們多少明白他的性格,他這人吃軟不吃硬,若采取極端對抗的手段,結果可能更糟。
“既然這樣,北監的人為何那樣做,他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啊?”一個太學生問道。
況且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不過總感覺北監的人被人利用了。”
“被人利用了?”寧城等人又震驚了一把。
況且心裏苦笑,這有什麼稀奇的,曆來最容易被人利用的就是學生,後世的學生運動大抵後麵都有一個組織在策劃、在推動,不過北監這次赴闕上書或許並不存在無形之手。
“大家還是先等等吧,海大人雖然已經下獄,在議定罪刑時還是要刑部擬文,皇上既然沒有馬上處死海大人,後麵就得走法律程序。隻要徐相和刑部的人真心想救海大人,至少死罪可以免除吧。”況且道。
“我們就是不明白,海大人的奏疏裏哪一句話說錯了?為什麼說實話講道理的,反而要獲罪?那些昏庸之臣卻一個個官運亨通。”一個太學生嚷道。
“這道理你可以跟朝廷去講,我可以保證朝廷不會打死你,不過你肯定是被開除然後發配邊疆守邊的命了,你要是豁得出來,我支持你。”況且冷笑道。
“我想去跟海大人做伴,陪他一起蹲死牢。”有一個不知是真心仰慕海瑞,還是不諳世事的太學生喃喃道。
“嗯,這我更支持你,回頭我給你五百兩銀子做路費,還可以找人帶你進刑部死牢。”況且聳聳肩,還真有糊塗到不要命的人。
“都別鬧了,聽大師兄的,大師兄從來可都是為咱們著想的。”寧城喝道。
“可是……現在是什麼世道啊,為什麼連一個講道理的地方都找不到,海大人明明說的是天地至理,卻要被定罪,甚至要被處死刑,這是什麼世道啊?”那個滿腔激情為海瑞鳴冤的人眼睛都紅了,攘臂奮然道。
況且歎息,這其實跟世道沒有關係,任何社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謂的天地至理隻能在書本上講,現實社會很難和書本完全一致,否則就用不著書本了。
在場的許多人流下了悲憤的淚水,他們都是真心為海瑞感到不公,真心想幫著海瑞鳴冤,把他救出死牢,可是現在卻發現什麼都不能做,這種無力感才是最讓人悲哀的事情。
“大家信我一句話,海大人沒事,不但會獲救,而且以後還會官運亨通。”況且正色道。
“大師兄,難道你有什麼秘密消息渠道?”
“大師兄,是不是太子殿下要救海大人於危難之中?”
“是不是陳老夫子上書皇上救援海大人了?”
……
聽況且一說,這些人的熱情登時高漲起來,他們當中有人知道況且以後要去張居正幕府,張居正可是太子的老師,況且的話等於暗示太子殿下會出麵救海瑞,或者是陳慕沙會出麵,老夫子可是對皇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
其實他們全想錯了,況且這樣說是因為他是過來人,知道海瑞真的沒事,以後還擔任了江南巡按,官運亨通,甚至可以說是一步登天。
“具體怎麼回事大家別問了,我可以給大家保證,海大人沒事,若是海大人出事了,我況且以身相殉。”
況且實在不想這些人白費力氣鬧騰下去,隻好拍胸脯給他們保證。
“嗯,大師兄既然這樣說,我們相信大師兄就是。”
“對,大師兄可是消息最靈通的人,大師兄這樣說,就是有萬全的把握了。”
況且苦笑,蘇學研究會的人對他還真是無條件的信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