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通控股中,生命科技將成為當然的主業,對IT業務的新投資將極為慎重。對現在不賺錢或是微利的公司,都將砍掉,隻保留年贏利在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
——史玉柱
盡管腦白金和黃金搭檔都賣得很火,但在“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保健品行當,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非常危險。於是,史玉柱開始了他人生下半場的第二件事——資本布局。2003年,史玉柱將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知識產權及其營銷網絡75%的股權賣給了段永基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四通電子。交易總價為12.4億人民幣,其中現金6.36億人民幣,其餘為四通電子的可轉股債券。
當然,四通電子也有附加的條件:史玉柱必須要保證黃金搭檔生物科技的經營業績,具體來說,就是除稅和少數股東權益後的利潤,第一年不少於人民幣9000萬元人民幣,第二年不少於1億7000萬元人民幣,第三年也不少於1億7000萬元人民幣。如果達不到這個業績,就要按照一定比例對四通電子進行賠償。此外,史玉柱在五年內不能做與腦白金、黃金搭檔的競爭性產品。
這起涉及金額近12億港元的收購,引起了國內所有主流財經媒體的關注。以深入挖掘公司內幕著稱,在財經界有很大影響力的雜誌,在以往史玉柱複出引得全國媒體關注之時始終沒有對史玉柱進行報道,這一次也擬派記者到安徽懷遠史玉柱的老家,探尋史玉柱係公司的奧秘。不過,《財經》雜誌最後報道的重心,還是放在了段永基身上。
段永基的確是這一次收購的關鍵所在。其實,段永基和史玉柱的交情已經持續了多年。最早,是在泰山產業研究院。
“泰山產業研究院”成立於1994年,原名叫作“泰山產業研究會”,1998年才改為現在的名字。這是一個企業家沙龍,它聚集了一批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的領袖人物,其中包括柳傳誌、段永基、馮侖等人。“泰山產業研究院”每年召開一次例會,企業家們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交流信息、分析企業管理中的問題,並創造合作的機會。
史玉柱是“泰山產業研究院”的發起人之一,當年巨人集團曾承辦了第二屆年會,即使在史玉柱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每年都堅持參加泰山的例會。史玉柱自己認為,他在這裏獲得的精神支持和經驗總結,是他能夠複出的重要條件。1996年“泰山產業研究院”舉行的活動,主題是談史玉柱的企業經營。當時史玉柱的巨人公司走下坡路,但外界還不知道,史玉柱主動提出後,大家討論。但會上沒有探討怎麼施以援手的問題,因為這個組織不鼓勵。
就企業經營思路而言,“泰山產業研究院”中對史玉柱影響最大的就是柳傳誌和段永基。柳傳誌是“泰山產業研究院”的院長,史玉柱的巨人集團陷入困境之後,他曾給史玉柱講過不少經營企業的道理,比如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是健康的、實用的。史玉柱複出之後,拋棄了以前巨人集團動輒就提出空洞口號的企業文化,轉而在企業文化中強調實用性,就是受了柳傳誌的影響。
段永基是“泰山產業研究院”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在史玉柱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曾多次給史玉柱打電話,調節他的心情。段永基曾對史玉柱說:“成功經驗的總結多數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這句話給史玉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史玉柱複出後,段永基還召集“泰山產業研究院”專門為史玉柱舉行了一次名為“戰勝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談會,並親任主持。
史玉柱自己曾表示,“我跟柳傳誌、段永基都聊過。柳傳誌給了我很多管理上的經驗。段永基給我很多宏觀理念上的啟發。”
當然,在史玉柱複出之後,段永基和他的關係絕不僅僅是提供宏觀理念上的啟發,從史玉柱踏入資本市場的第一天起,段永基就與史玉柱站在了一起。2001年,上海華馨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青島國貨得以完成,“青島國貨”更名“青島健特生物”之後,在新的股東會中,段永基出任獨立董事。不僅如此,從2002年開始,由段永基任董事長的中關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就一直停留在青島健特生物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之中。
可以想見,在史玉柱透過上海華馨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青島國貨,從而進入資本市場的過程中,段永基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並為史玉柱提供了谘詢和建議。
對於史玉柱這個“資本新丁”來說,能夠同“資本老槍”段永基合作,自然是一件幸事。從未踏入過資本市場,在巨人集團時代曾被部下稱為“不會用錢”的史玉柱能夠在一係列並購中得心應手,熟練地從國內資本市場邁向國際資本市場,隻能解釋為段永基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了他相當大的指導和幫助。
不過,做從青島健特生物獨立董事、股東是一回事,拿出十多億的真金白銀收購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