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融資手段(4)(1 / 3)

從2003年2月到2004年2月,四通一共出售了467萬股新浪股票,差不多與段永基從吳征、楊瀾手中接過的股份相同。這些股份一共賣了1.5億美元,大致相當於11.7億港元,正好是收購黃金搭檔公司的價錢。

段永基選中史玉柱,首先當然是因為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賺錢能力。段永基在為史玉柱成功複出舉行的座談會上就說過,他曾打算收購史玉柱的原料供應廠,並由此得以知道史玉柱的銷售規模和利潤。到了擔任青島健特生物獨立董事,以及透過中關村證券持有公司股份的時候,自然對腦白金的黃金搭檔的賺錢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在收購合同中有利潤保障的條款,也不怕萬一市場突變,自己的巨資打了水漂。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和史玉柱已經有了十多年的交情,而且在關鍵的時刻幫助過史玉柱,他絕不懷疑史玉柱的人格。畢竟,他買來的腦白金和黃金搭檔要想變成真金白銀,還需要史玉柱和他的團隊來具體操作;畢竟,賺錢的項目容易找,可以信賴的合作者難尋。

因此,在收購完成,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麵對一位記者關於段永基如何約束史玉柱,“如果史玉柱帶著團隊一走了之呢?”的提問,段永基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如果史玉柱帶著他的團隊跑了,那他承擔的是道德風險。我們連這一點都懷疑的話,立足之地也要懷疑了。”

四通收購黃金搭檔公司股權,是一場雙贏的遊戲。在段永基一方,固然因為購入腦白金和黃金搭檔這兩個產品的知識產權和銷售網絡,從而享有這兩個產品截至目前還算豐厚的利潤,讓上市公司四通控股;在史玉柱一方,從這筆交易中獲得的也不僅僅是現金。

這筆交易給史玉柱帶來的6億港幣現金,可以讓他投資於新的商業機會。雖然腦白金和黃金搭檔擁有相當高的銷售額,但由於巨大的廣告投入,實際利潤就要比炫目的銷售額低得多了。扣除複出後還債支出的大筆資金,在2003年之前,史玉柱手裏不可能有太多現金。而且,從長期來看,即便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可以避免一般保健品所謂“三年必死”的生命周期,能夠長銷,但未來的利潤率也會走低,不可能一直保持鼎盛時期的高利潤,這從青島健特生物近幾年的財務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在利潤率走低的同時,由於腦白金和黃金搭檔主打禮品市場,廣告頻率會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因此廣告費用還是省不下的——雖然不會像市場啟動期投得那麼多。

史玉柱一向傾心高利潤率的產品,出售已現疲態的腦白金和一直沒有取得預想成績的黃金搭檔再自然不過。況且,他出售的隻是一部分權益。

收購完成後,在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整個價值鏈中,生產加工的一塊仍然在史玉柱透過上海華馨控股的上市公司青島健特生物裏;由於隻出售了黃金搭檔公司75%股權給四通,史玉柱仍然可以享有25%的收益,但廣告費用的大頭可以轉移到上市公司來承擔。

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銷售額不僅是依靠廣告投入,史玉柱的銷售網絡也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四通可以買下黃金搭檔公司的股份,但是不可能重塑一個銷售網絡,這個網絡最終還是需要由史玉柱來親自掌控。2004年8月12日,史玉柱出任四通控股CEO,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運作離不開史玉柱,隻有他才能控製得了全局;一是段永基名為收購,但實際上同史玉柱之間更像是合作關係。

實際上,在收購之後,段永基對黃金搭檔公司的人事原封未動,依舊是史玉柱的原班人馬——當然,這批人也就是上海健特的班子,從一開始,上海健特和黃金搭檔公司就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不過對史玉柱一方來說,這筆交易卻讓史玉柱有了進入四通的機會。不但史玉柱本人出任四通控股CEO,他所擁有的近6億港元可轉換股債券也讓他有了成為四通股東的機會。不管史玉柱本人目的如何,通過這筆交易,史玉柱事實上進入了國際資本市場。

4.另類投資者瞄準銀行業

“李嘉誠曾說過,投資首先是要看退出機製通暢不通暢、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我覺得很對,所以我想尋找的是風險不大、變現能力強的行業。基於這種認識,我投資了銀行。”

——史玉柱

史玉柱把腦白金和黃金搭檔賣給四通之後,數億元的現金趴在賬上,史玉柱開始向保健品之外的行業投資,第一個選中的,就是回報穩定的銀行業。

2001年1月,北京華資銀團公司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中,200萬股被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凍結。2002年10月31日,重慶渝中區人民法院對這200萬股股票進行拍賣,史玉柱競拍成功。在此之前,2002年4月22日和7月31日,史玉柱兩次受讓北京華資銀團擁有的華夏銀行發行人股份共5800萬股;9月4日,史玉柱受讓華夏銀行發起人首鋼總公司持有的8000萬股華夏銀行股份。這樣史玉柱就一共持有了華夏銀行1.4億股股份,以持股5.6%位居華夏銀行第六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