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領導藝術(3)(3 / 3)

曾經令巨人集團和史玉柱引以為豪的年輕團隊,的確給巨人帶來了許多的活力、衝勁與闖勁。然而,也正是這樣一支團隊,卻無法經受住利益的誘惑與考驗。人才的大量流失為史玉柱和巨人集團所始料不及。

“吃一塹,長一智”,對於史玉柱和巨人集團而言,唯一得到的便是一個代價沉痛的教訓。多年以後,當有人問起哪些人對史玉柱幫助最大時,史玉柱說,兩個人,柳傳誌和段永基。史玉柱坦言,自己之所以能鹹魚翻身,得益於兩個方麵。一個是史玉柱這些年經受的挫折和教訓,史玉柱把這些當成最寶貴的財富;第二個是史玉柱的忠誠追隨者,能和他同甘苦共患難的人。史玉柱身邊的幾個骨幹,例如陳國、費擁軍等人。在最困難的日子裏,他們好幾年沒有工資,他們一直跟著史玉柱,那時候,也是他們陪伴史玉柱爬完了珠峰。史玉柱永遠感謝這些人。

陳國是史玉柱大學時“睡在下鋪的兄弟”,1993年投奔史玉柱,從最早的辦事員開始,後來是上海健特公司的副總經理。陳國在巨人最困難的時候充當了看護巨人爛攤子的重任,留守革命根據地。直到史玉柱實行戰略轉移,開創新事業。陳國對巨人其中的淒苦和委屈應該是體會頗深。他們在大學裏有著相同的愛好,輔修相同的課程。雖然在大學畢業之後各奔東西,史玉柱進入了安徽省統計局農調隊,陳國進入一所部隊院校任教,但命運的機緣還是讓他們在1993年走到一起。如果說史玉柱是一個天才的市場設計者的話,那麼,陳國就是一個忠實而幹練的執行者,大的經營方針確定下來之後,執行的任務大多都交給陳國打理。陳國辦事沉穩踏實,一直有就是史玉柱的左膀右臂。雙方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氣質上的互補。在巨人最困難的時候,陳國是一個人孤守在空曠的巨人大廈中,整個一層樓辦公的就是他一個人。“當時非常無奈,都知道沒錢,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還錢。”他還得麵對眾多上門要錢的業主。在這段時間,陳國做了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就是全麵統計巨人大廈銷售出去的樓花,並以存檔處理。這些成了後來史玉柱還錢的依據。

費擁軍最早是巨人天津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到之後天津公司的副總、新疆分公司的經理,之後調回珠海總部,後來任上海健特公司副總經理。費擁軍一直追隨史玉柱,在史玉柱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費擁軍曾挺身而出,全力“護駕”,屬於“忠實老臣”。

談起這些年來跟隨史玉柱的理由,費擁軍用了一個“親情”的名詞。畢竟這些年的風雨已經讓他們情同兄弟。當時史玉柱在攀登珠峰的時候,半途失敗而歸,途中就曾經說:“老費會來救我們的!”

劉偉是最早加入巨人集團的員工之一,1992年加入巨人,當年史玉柱關起門來開發漢卡的時候,劉偉就已經是史玉柱的得力助手。後來任上海健特公司副總經理,負責行政和宣傳的工作。

程晨20歲大學畢業之後就加入巨人,程晨說:“當時我們班裏12位女同學都非常羨慕我,他們也非常希望到巨人來”。大學畢業時的程晨更多的是夢想和激情,當時她別著巨人的徽章到外麵辦事,別人總是爭著與我握手。

程晨在巨人最初的職位是市場促銷員,當時由大學生出任市場促銷員很少見。從業務員到南京公司,再到總部任職,程晨因為業績突出“坐直升飛機上升”,後任健特公司最重要的子公司上海分公司經理。程晨在巨人最困難的時候出任史玉柱的助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程晨作為一個弱女子,追隨史玉柱共同攀登珠峰,挑戰自己的極限。

成也罷,敗也罷,英雄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最初還是最終,吸引人心、聚攏人才的始終是史玉柱的人格魅力。

巨人集團的覆滅,曾經在中國青年知識精英的心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以至三年後,史玉柱還收到一些不知名的大學生給他寫來的信,詢問他的現狀,渴望看到他重新站起來。一位浙江大學的學弟在給史玉柱的信中寫道:“你必須站起來,你知道嗎,你的倒下傷害了我們這代人的感情。崇拜者的關懷和友人的支持無疑為史玉柱度過那段苦難生涯提供了莫大的精神食糧,為日後的複出積攢了力量。”

“巨人神話”的核心是一種精神,是一群年輕人執著地追求自己選擇的事業並為這種追求不顧一切的拚搏精神,是追逐太陽的精神。在程晨追隨史玉柱的這12年,她見證這種精神讓一介窮書生變成“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讓負債過億的失敗者終成呼風喚雨的新財富英雄。

3.不用空降兵獨裁很危險

“堅決不用空降兵,隻提拔內部係統培養的人。”

——史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