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領導藝術(4)(2 / 2)

史玉柱的用人的一個原則是“堅決不用空降兵,隻提拔內部係統培養的人”。他認定的理由是,內部人員畢竟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傳承更到位,並且執行力相對更有保障。對於一個商業模式定型、管理到位的企業來說,執行的保障比創造的超越更為重要。從這個方麵來講,史玉柱是個典型且極端的實用主義者。

在中國,以親情文化和家長式管理為綱的企業並不在少數。家長式或長官式管理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獨裁性領導。在檢討巨人集團失敗的教訓時,史玉柱曾表示,原來公司董事會是個空殼,決策就是由自己一人說了算,認識到了“決策權過度集中危險很大”。

經過失敗後的史玉柱的領導藝術產生的巨大的轉變,他說:“獨裁專斷是不會了,現在不管有什麼不同想法,我都會充分尊重手下人的意見。”

在聯想創始人柳傳誌看來,大而化之,領導人有這樣兩種類型:一為孔雀型,以個人魅力取勝;一為老虎型,以發號施令樹威。按此分類,史玉柱屬孔雀型,不管他風吹雨打,追隨者始終不渝。提出人們普遍認同的願景,並使用有效的手段加以激勵,這正是領導力的核心特征所在。1998年,在從珠海去無錫的麵包車上,史玉柱對那些20個月沒領工資的追隨者承諾,將來有了錢,一定會補償。在做《征途》時,他告訴員工們一個夢,說巨人網絡將來會上市。盡管那時候,幾乎沒有外人會相信。

擅長實操的史玉柱,與部將是一種追隨者關係,無論是人權還是財權,都會在每次商業的成敗關鍵環節親力而為。

對於用人,上市後,史玉柱對人才是否會流失的看法關鍵有兩點,一是待遇,二是員工的自我價值實現。史玉柱給員工的是5年期權。史玉柱自信,給他5年時間,他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德性,史玉柱說:“我需要充分信任的人不用多,四五個就夠了。”因此,史玉柱隻用部下,不找外麵的人。在“德”和“才”隻能選其一的時候,史玉柱肯定選擇“德”。史玉柱確信“才”的標準很簡單,辦事成功率高的人就是人才。“我隻看他的成功率高,不聽他說的。”史玉柱更喜歡的是戰術人才,而非戰略人才。“四個火槍手”中的劉偉與程晨兩位女性位居高位,在史玉柱看來,“女性從忠心角度來說可能會好點”。這大概可以解釋當年文秘出身的劉偉如今位居副總裁級別的原因。

4.處處小心推行危機管理

“人犯錯誤都是在得意的時候,我經常告誡自己人,我們距離破產隻有一年,作好12個月內再次跌倒的準備。我現在做事都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再次大落的話,我依然相信自己還是要再次大起。”

——史玉柱

有人說,一個商人如果做生意太順利了,便難免自以為是,目空一切,他的企業離“出事”也就不遠了。這對史玉柱而言,似乎非常貼切。

按照事物發展的辯證法,穩定不是絕對的,其中總是潛伏著不穩定的因素,統一中總是包含著矛盾。當年史玉柱的巨人集團處於超常規的加速發展階段的時候,一切的危機都會被速度所掩蓋。可是,當巨人集團進入持續穩定期後,所有的弊端和矛盾馬上會逐一暴露出來,並直接導致了巨人集團的失敗。經曆慘敗後的史玉柱說,生意做得很順利時,人更要警惕不要樂而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