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領導藝術(5)(1 / 2)

他舉例說,開過車的人都知道,越是平坦寬闊的大道,開車時越容易出問題。因為道路太平坦,視野太開闊,人的精神就容易麻痹。所以,有經驗的設計師在設計高速公路時,都會故意裁直取曲,故意設計一些彎道。做生意也是這樣,一個商人如果做生意太順利了,便難免自以為是,目空一切,他的企業離“出事”也就不遠了。對此史玉柱說:“不一定開200邁的人是最先到達目的的,我可能就開個100邁,但是我中間停也不停,我也不加油、我也不休息,這種往往是最先到目的地的。”

對於危機意識,現在的史玉柱有了更深刻認識。

比爾?蓋茨曾經讓他的微軟要懷有“距離破產隻有18個月”的危機。海爾張瑞敏所信奉的人生哲學則是“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同樣,張瑞敏說:“人犯錯誤都是在得意的時候,我經常告誡自己人,我們距離破產隻有一年,作好12個月內再次跌倒的準備。我現在做事都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再次大落的話,我依然相信自己還是要再次大起。”比爾?蓋茨、張瑞敏、史玉柱的管理理念如出一轍,讓我們認識到市場競爭是殘酷的,競爭和變化是常態,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完全脫離生存危機,因此企業必須認清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居安思危,才能不斷尋找到生機,才能不斷前行,不斷發展壯大。

1997年前,步步高老板段永平告訴史玉柱:做企業就如高台跳水,動作越少越安全。那個時候的史玉柱正在多元化的突進當中:做電腦、做保健品、做房地產、做服裝,很難明白段永平話中的意味,但是在摔了一跤之後,史玉柱覺得自己想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複出之後的史玉柱一直謹慎地克製自己的投資欲望,把自己的投資領域收得非常窄。近十年間,史玉柱三個階段隻做三件事:腦白金和黃金搭檔、買入銀行股票、做網遊。而在保健品當中,幾年時間隻做腦白金一個產品,出於謹慎的考慮,90年代就拿到的黃金搭檔直到2002年才最終推出。現在,史玉柱手裏又有10多個新產品,但是一直不肯推出去,還是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

為了保證自己不至於因為一時的頭腦發熱而釀成大禍,史玉柱在巨人內部建立七人的決策委員會,投票決定提名的項目。幾年下來,他幾次被擋在了自己設立的委員會上。

保健品項目和銀行投資帶來的巨大收益一直寂寞地呆在賬戶上,在手機行業最火熱的時候,有人成功說動了史玉柱,希望他能收購國內的某家手機企業,最終也被委員會否決。國內一家汽車公司希望轉讓自己的股份,也找到了史玉柱,希望他來接手,史玉柱也動心了,同樣也被委員會拒絕。史玉柱認為,正是這兩次拒絕讓他免去了再次翻船的可能,手機行業很快就行情大變,而汽車行業投資過大,競爭激烈也充滿變數。

史玉柱說:“我覺得對現在的中國民營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不是能不能發現和把握機遇,而是能不能抵製誘惑。跟十年前、八年前的環境不一樣了,現在很多人還沒有明白過來,還認為這個老板能發現機會、能把握機會是本事。中國現在的機會太多了,你不用去找機會,機會都會找上門。所有失敗的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抵擋住誘惑,就是戰線過長,最後出問題的。”

當年,腦黃金輝煌的時候,銷售額達到過5.6億元,但爛賬有3億多元,由此導引出巨人大廈的資金鏈危機。殘酷的現實,使得史玉柱體悟到商業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危機意識。危機意識顯然是史玉柱跌倒之後最大的意外收獲。“我經常對手下人講,我們現在隻有運作小企業的能力,而且已經很吃力了,必須在專業水準上有所提高。在人才結構上,我們還必須調整提高適應將來的發展,以前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如證券、藥業,我們正在積極地物色和培養一批人才。”

“我現在不敢說我已經站起來了,前麵依然有許多的陷阱,也可能隻是站起來一半,也可能最後沒有站穩又倒下了。但是,無論如何,我倒真希望把我忘了。”聆聽史玉柱的肺腑之言,我們深知這位風雨洗禮後的英雄的管理理念中多了一種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