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史玉柱在經營珠海巨人的時候多一些危機意識,那麼他的曆史將會改寫。“細節並不重要,一家公司一旦聲名掃地,它就會在媒體競相搶發的獨家新聞中一蹶不振。”如果公司不充分重視媒體對於危機及其影響的興趣,很可能會使自己陷於孤立和受威脅的境地,這本身就是嚴重的危機。
複出後的史玉柱顯然吸取了教訓,公關危機意識加強了,在麵對突發事件與媒體打交道也成熟多了。
5.一個失敗者的領導心態
“我曾經是一個著名的失敗者,我害怕失敗,我經不住失敗,所以隻能把不失敗的準備工作做好。”
——史玉柱
古人形容將帥風度時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現代領導者隻有使自己的心態曆練到了這種境界,才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大,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真正成為一個強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商海中馳騁,領導者經常麵對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既有意外的驚喜,也有不可知的災難。這就需要考驗領導者的心理素質了。既然意外情況出現了,作為一個領導者,就必須讓自己盡快地冷靜下來,用良好的心態,以最快的速度,在極短的時間裏,對新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形成新的決策,並立即付諸實施,以扭轉不利的局麵。
新巨人史玉柱說,隻有處變不驚,心態良好,才能使自己的頭腦永遠保持冷靜,才能在困境麵前做出準確的判斷,觀察到別人未曾發現的情況,為自己找到一條生路。
縱觀史玉柱敗中求勝的曆程,積極的心態可謂是根本。史玉柱的心態是相當積極的。對於“巨人”的倒下,史玉柱認為這是一種必然,他說:“珠海巨人當年的倒下是必然的,那時不倒,以後也要倒,早倒比晚倒好,就像學步的孩子,早摔跤比晚摔跤好,中國的民營經濟這麼年輕,沒有磕磕碰碰,怎麼會長大。你看李嘉誠做企業的時候不也是幾次想跳樓。”失敗是殘酷的,但史玉柱能從客觀、理性地看待失敗,分析失敗的主客觀原因,沒有把全部失敗歸因於自己而對自己喪失信心,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正因為這,他才能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史玉柱總是堅持自信,清楚自己的強項,從而堅持不懈,逐漸反敗為勝。
史玉柱在失敗後,始終抱著積極的心態,以頑強的毅力和勇氣與大自然抗爭,與自己抗爭,與失敗抗爭。經過了兩次危中求生後,他輾轉來到南京,並最終安定下來,決心重心開始。“天將大任於斯人也。”老天爺很會開玩笑,也許這正是在考驗史玉柱的毅力和勇氣。1999年9月,在安徽黃山附近,史玉柱開著豐田吉普,車上有上海綠穀集團老總呂鬆濤,車子以120公裏的時速前進時,摔入37米深的山穀,但是,史玉柱又一次奇跡般地活過來了。不過,這次,在他的臉上卻留下了永運的記憶。或許是他命大的緣故吧,但是他的毅力和勇氣還是令人折服的。生存的勇氣使史玉柱變得頑強,這也是使他重新站起來的生命源泉。
3年的等待與期盼,許多人都希望史玉柱以其頑強的毅力和勇氣重新站起來,恢複昔日的風彩。史玉柱果然沒有讓他們失望。良好的心態是成功人士的重要標誌。如果他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又是積極思維者,樂意接受挑戰和應付困難,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史玉柱正是這樣的人。他以自己頑強的毅力及生存的勇氣戰勝了自己,戰勝了失敗,重新站了起來,又一次為我們講述了神話般的成功故事。
企業的生存和人類的生存,道理是一樣的。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要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史玉柱說,成功與失敗之間其實隻是態度之差!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方式去思考,他擁有頑強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氣,用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
史玉柱用積極的心態為我們演繹了現代版的臥薪嚐膽故事,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