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梁山英雄舍命平叛亂(1)(1 / 3)

宋江回到山寨召集大小頭領到軍帳前。對大家說:“我是鄆城縣小小的縣吏,又犯了大罪,在梁山全靠眾兄弟扶持,立我為頭。如今皇上赦罪招安,未曾報答。雖然破遼有功,但奸臣當道,獎賞不公,我知道兄弟心中不平,但是我等決不能負了宋朝。今天,皇上降旨要我們平定叛亂,眾兄弟看在我宋江的薄麵上,同心同德,共同殺敵,縱使我宋江戰死沙場,也死而瞑目了。”眾將士聽了,都失聲痛哭起來,各表示要誓死殺敵。

宋江和盧俊義領了聖旨和皇上所賜的禮物。臨退朝時,皇上向他們要了能識良馬的皇甫端和金大堅,讓他們留在皇宮聽候使喚。宋江和盧俊義回到寨中整頓軍馬,準備起程。那蔡京聽說蕭讓是聖手書生,索要了回去留在他的府中。第二天,王都尉又向宋江要鐵叫子樂和,宋江隻好答應。至此,宋江失去了五個兄弟,心中氣悶無人訴說。

宋江和盧俊義選了吉日,和眾官員告辭,宿太尉和趙安撫親自為他們送行,備了酒肉犒勞三軍。

他們首先向河北進發。田虎原本是一個獵戶,發跡後他在威勝城建了宮殿,自稱晉王,設了文武官僚,主持政事。朝廷多次派兵攻打均以失敗告終。

宋江、盧俊義兵分陸水兩路,宋江率領陸兵一路連攻數城,直達昭德,田虎大驚,率大軍直奔昭德。這時,盧俊義領水兵攻打太原,他借大水,率領水軍攻進城內,占領了太原。田虎一聽失了太原。急忙收兵保威勝。宋江見他退兵,趁此追趕過去,殺得他無處躲藏,最後大敗。在潛逃的路上,被張清活捉,押回到京,田虎叛亂被平定。

宋江連連告捷,又向淮西進發。王慶本是東京的一個副牌軍,被童貫陷害後刺配到淮西,後聚集成盜,占了八十六個州縣,在南豐自稱楚王。

宋江和盧俊義商議,一路人馬攻打這麼多州,所花費時間太長,況且王慶的兵馬也好對付。

於是,他們各領一路人馬,盧俊義去攻西京,宋江去攻荊南。

他們一路連連獲勝,分別攻下了西京和荊南,在南豐會師。王慶見狀,命手下大將李助為元帥,劉以敬為先鋒,與宋江決戰。宋江命令人馬排成九宮八卦陣。王慶見狀,命大將柳元、潘宗出陣前去挑戰,卻被豹子頭林衝殺死在陣前,王慶見損失了兩員大將,急忙率大軍前去廝殺,可怎麼能敵得過這九宮八卦陣呢,最後,王慶大敗而逃。在清江邊上,被扮作漁民的李俊、童威活捉,押回京城。王慶叛亂被平定。

宋江、盧俊義整頓了人馬,犒勞了三軍,又向江南進發,在江南岸北安營紮寨下來。宋江命柴進、張順、石秀、阮小七前往江南去打探一下消息。

說田虎、王慶是興風作浪的一隻小蝦米,那方臘就是一條難以對付的大魚。方臘原是山中的一個樵夫,在奸臣當道、人人思亂之時乘機造反,沒想到竟成了氣候。就在清溪縣內幫源洞中,造起了寶殿宮院,設了文武百官。他占領了八州二十五縣,自稱國主,獨霸一方,不可輕視。

據說這方臘也上應了天書:“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過橫漸水,顯跡在吳興。”十千即萬,加一點即方;冬盡則是臘,即方臘。這江南八郡,和當時的遼國也差不了多少了。

卻說這條長江橫隔南北,和大江挨著的,首先是淮東揚州,再是浙西潤州(今鎮江),要攻江南,潤州是第一個要攻的州郡。把守潤州的是方臘手下的樞密使呂師囊。此人曾飽覽兵書,武藝出眾,兵器是一條大長矛。部下是十二個統製官,號稱“江南十二神”。他和這十二神統領五萬南兵把守著江岸,甘露亭下擺列著戰船三千多隻,江北岸是瓜洲渡口,險峻無比。

卻說柴進他們四個分作兩路,石秀、阮小七去了焦山,柴進、張順去了金山打聽潤州城裏賊巢的消息。

張順、柴進來到了江中的金山寺,張順想用銀子賄賂寺中的和尚,以此來打聽情況,卻在金山腳下碰到用船載著所賜的降旗和號衣的葉虞侯和吳成。張順問清楚後把兩人殺了。張順得了船上的禮物及文書和柴進一起報告了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