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爵士倒還有些主見,說:“國王這次命你我遠征,我們應該盡快解決戰鬥,突然占領港口,這樣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則,艦隊的水和食品用完了怎麼辦?”他主張立即進攻。
而奧德蒙公爵卻說:“我看,還是穩一點為好,我們遠道而來,是為了占領這個港口,不是打一仗就走。要是貿然行動,導致全軍覆沒,國王一定會怪罪你我,割去爵位事小,丟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
喬治爵土一聽他麼一說,也覺得負不起責任,問:“你說該怎麼辦呢?”
“命令水兵乘小船分批登陸,搶占灘頭陣地,奪取要塞,逐步占領港口!”奧德蒙公爵主意十分堅定。
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跳上小船,向灘頭發起衝鋒。開始十分順利,基本沒有遇到抵抗。英軍以為當地守軍被嚇破了膽,不敢抗擊了。
實際上,英軍的作戰企圖一開始就被西班牙人識破了,他們火速調集兵力,調整部署。但是,由於當地兵力不足,暫時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抵抗。
英軍進攻順利,得意忘形,一路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就連教堂也不放在眼裏,縱火便燒。這種燒殺搶掠,褻瀆神明的行為大大地激起了當地民眾的強烈反抗,老百姓紛紛起來用自製武器對抗英軍。英軍則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土指揮作戰不力,缺乏統一計劃,使得英軍一遭到抵抗,便亂了陣腳。西班牙守軍則借機從容地加強了防衛。
戰鬥持續了近一個月,英軍發動多次進攻都沒能拿下港口。眼看著食品和淡水快要用完了。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士非常沮喪。
“再打下去我們可支撐不住了,還不如收兵回國吧!保存一點兵力也好向國王交差。”喬治爵士建議。
“隻有這樣了,讓各艦清點人員和食品及淡水儲備量,計劃好每天的消耗,我們起程吧。”奧德蒙公爵最後下了決心。
艦隊正準備掉頭返航時,兩位指揮突然接到一份報告:“一批西班牙運寶船,剛剛停靠在離加的斯港不遠的比戈灣。”
一聽有運寶之船,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士頓時來了精神。公爵說:“感謝萬能的上帝,我們發財的機會來了!遠洋出征這麼長時間,一無所獲,若能搶得這批寶物,大家發財不說,回去在國王麵前也好說話了。”
爵士接過話來說:“登陸作戰我們沒有經驗,在海上攻擊不一定不行。況且,對手是運送寶物的商船,沒有什麼防衛力量。這真是上帝賜予我們的報仇之機會呀!”打敗仗的時候,他們埋怨上帝,此時,他們又都開始讚美上帝了。
“目標比戈灣,全速前進!擊沉寶船,人人有份!”這回奧德蒙公爵的命令充滿了自信心。水兵們在黃金寶物的刺激下,對比戈灣運寶船隊進行了瘋狂的襲擊,將船隻全部擊沉、燒毀、俘獲。同時,劫得一百萬英鎊。
回到國內,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士,添油加醋地向威廉三世報告“戰況”同時交出了部分搶到的英鎊。
威廉高興之下,不僅沒有對二人治罪,反而還大大地表揚了一番。
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士在攻打西班牙的斯港時,意外遇上運寶的船,便“順風扯旗”地將一船寶物占為己有。
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士雖然對港口發動了多次進攻,未能取得戰績,但後來來了一運寶之船,因為船上有寶,士兵們不顧一切,奪取了勝利。奧德蒙公爵和喬治爵士回到國內不但沒有被治罪,反而受到了嘉獎。這正是東方不亮西方亮。
每一個成功者都與一定的國家政策製度、法律法規緊密聯係。縱然,優良的環境易使優秀者脫穎而出,但任何一個社會都有政局動蕩的時候,縱現古今,橫覽世界,動蕩坎坷時時有,成敗沉浮平常事,凡脫穎而出的往往是能審時度勢的人。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農夫揀到一枚鷹蛋,回家後放到了一個正在孵小雞的母雞窩裏。結果這枚鷹蛋被母雞孵化成了一隻雛鷹。這隻雛鷹自以為也是一隻小雞,每天和小雞生活在一起,做著與母雞一樣的事情,在垃圾堆裏找捉蟲覓食,與小雞一起嬉戲,有時也學母雞一樣咯咯地叫。
雛鷹漸漸長大,變成了一隻小鷹,可它從來沒有飛過幾尺高,因為母雞們隻能飛這麼高。它完全認為自己就與母雞一樣。
一天,小鷹看見一隻大鳥在萬裏碧空中展翅翱翔,就問母雞:“那種飛得好高的大鳥是什麼?”
母雞回答說:“那是一隻雄鷹,它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鳥。你不過是一隻雞,不能像它那樣飛,認命吧。”於是,這隻小鷹就接受了這種觀點,也不嚐試著去飛翔,也從來沒想過與母雞們做不一樣的事。
有一天,獵人經過這家農戶,看見了這隻小鷹。獵人說服農婦,用三隻獵獲的野兔換走了小鷹。獵人開始訓練小鷹飛翔,可是小鷹飛不起來,準確地說,根本不敢飛。獵人沒有灰心喪氣,他帶小鷹爬到一座高山頂上,對小鷹說:“鷹呀鷹呀,你本屬於藍天,你是藍天的主人,你怎麼變得像你的食物——小雞那樣弱小呢?向高處看吧,那些在天空翱翔的雄鷹才是你的同伴。去找它們吧!”
獵人說著,撒手將小鷹拋向懸崖,小鷹呈直線墜落,就在即將落地的那一瞬間,小鷹“呀”地一聲尖叫,振翅飛了起來,直衝雲霄。
盡快離開你身旁那些不積極、沒有目標、不求成功的平庸之輩,和優秀的人在一起,這樣,你的潛能就會最大限度的被激發出來,你就會變得更加優秀,最後讓優秀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