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28歲時拜訪了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談論“多路電報”試驗,亨利本來對此不感興趣。但這回他強打打起精神,去聽貝爾的介紹,突然他敏銳地覺察到,這個年輕人在談一個極有價值的現象。他熱情地鼓勵貝爾:“如果你覺得自己缺乏電學知識,那就去掌握它。你有發明的天分,好好幹吧!”
後來,貝爾寫信給父母,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簡直無法向你們描述這兩句話是怎樣地鼓舞了我……要知道在當時,對大多數人來說通過電報線傳遞聲音無異於天方夜譚,根本不值得費時間去考慮。”
幾年後,貝爾又說:“如果當初沒有遇上約瑟夫·亨利,我也許發明不了電話。”
和積極的人在一起會讓你更積極,和消極的人在一起會讓你更消極。心態積極的人,他們會及時激勵我們,而不是用消極的話來幹擾我們的行動。要知道,當一個人在做一件猶豫不決的事時,需要的是積極的支持。與積極者在一起,我們會學著嚐試。即使錯了,起碼也曾經嚐試過,無怨無悔。沒有人都會百分之百成功,但沒有嚐試肯定不會成功。
《心靈雞湯》的作者之一馬克·漢森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的書在全世界已經暢銷幾千萬冊。有一次,漢森在與成功學、激勵學頂尖高手安東尼·羅賓斯同台講演結束之後,私下請教羅賓斯,於是有了如下一段對話——
漢森問:“我們都在教別人成功,為什麼我的年收入才100萬美元,而你一年卻能賺進1000萬美元呢?”
羅賓斯沒有直接回答漢森的問題,卻反過來問漢森:“你每天跟誰混在一起?”
漢森說:“我每天都跟百萬富翁在一起。”
羅賓斯聽後笑了笑說:“我每天都跟千萬富翁在一起。”
好萊塢流行的一句話說:“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
假設有兩種環境供你去選擇:第一種環境你是最好的,你每月的收入800元,而別人都是200元,第二種環境你是最差的,別人都是百萬富翁,你的資產隻有20萬,你願意選擇哪一種呢?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要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要變得積極,你要找比你更積極的人在一起,你要永遠尋找比你本身更好的環境。無論你是飛黃騰達,還是窮困潦倒,當你選擇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當你落敗時,他會幫你檢討總結,為你加油助威。
謹慎地選擇那些我們願意花時間交往的朋友,因為他們對我們的思想、人格,以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任何事情都會有影響。與生活態度積極的人在一起,與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在一起,與成功者在一起,他們的“花香”肯定會熏陶我們,這樣我們才會嗅到更多的芬芳。
生命太短暫,我們不能在碌碌無為中渺小地度過一生。與優秀的人在一起,創造不平凡的人生,才是我們明智的選擇。為了把人為了把人生曆程抒寫得氣壯山河,你必須站在比自己優秀的人群裏,然後去超越。
隻有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和成功者合作,我們才會更成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要想象雄鷹一樣在空中翱翔,就得學會雄鷹飛翔的本領。如果我們結交有成就者,那我們終將會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
三、正語,將好人吸引過來
1、訓練直話繞彎說
所謂直話,多半都是直指他人缺點的話,都是被傷害者實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講出來的話,都是點擊說話者身上“死穴”的話。
從客觀上講,這種話的確是應該講的話。如果你真正關心對方,真正想繼續交往下去,那就有義務提醒對方身上某些明顯的缺點。因為缺點隻能首先被他人發現,而自己一般是感覺不到的。
不過,你真正將直話講出去了,那多半隻能得到一個結局——對方不僅不感謝你,而且還會在心裏怨恨你。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人都隻聽得見讚美和吹捧的話,而不想聽負麵的或真實和話。要知道,聽得忠言和逆耳之言的人,是需要修煉的,是要有境界的,而這種人,生活中卻並不多。
所以,直話並不那麼好講,一出口多半說會傷人,得罪人。那麼,不得不說的話,應該怎麼說才有效果?
應該轉個彎後再說。
所謂轉了彎的話,就是將生硬如石頭的話加溫、加工,使之變成柔軟的話、溫暖的話。這樣的話才是“話中正品”。而直話,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隻是話中的“次品”而已。因此,我們在講的時候,要多出正品,少出次品。
因為直話,其目的也是更要人聽進去後有所改變,其最終追求的依然是效果。而直話是否定人性的,是不承認人是幼稚的人、有太多缺點的人、聽不得逆耳之言的人。因此,話並不是隨便都能說的,更何況是直話。
直話,一則傷害對方的尊嚴和麵子;二則否定了人家的智慧;三則否定了人家的品德。正因為如此,許多直話不僅沒有收到預料的效果,而且還會惡化人際關係。
而轉了彎的話,則正好照顧到了直話的三大缺點,找到了對方能接收的頻道,因此,對方會舒服的聽到耳裏去,順利地流到心裏去,從而起到真正說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