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修煉篇:因果四訓(18)(2 / 3)

忌搬弄是非。

隨便地把人家的短處或隱私揭發出來,這樣不但有礙別人的聲望,而且足以顯示你為人的卑鄙,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說話的時候要非常的注意這一點。

雖說你可以在這個人身上得到許多的消息,但是不一定可靠,因為在他的另一麵或許還有許多非你所熟悉的情況。所以不要拿你所聽到的片麵之言來宣揚,否則有可能會給自己招來是非之事,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也沒有辦法更正了。

忌無謂爭辯。

你喜歡和人爭辯,是否以為你可以用爭論壓倒對方,就會得到很大的益處呢?其實,你不必壓倒對方。即使對方表麵屈服了,心裏也必悻悻然,你一點好處也得不到。

好爭辯會損害別人的自尊心,因而對方會對你產生反感,因此失掉一些朋友。好勝是大多數人的特點,沒有人肯自認失敗的,所以一切爭辯都是不必的。如果能夠常常尊重別人的意見,你的意見也必被人尊重。如此,你所主張的,就會很容易得人擁護。你可以實現你的主張,你可左右別人的計劃,但不是用爭辯的方法來獲取。

在我們的平常生活或是工作當中遇到的事情,沒有幾件是值得我們拿友誼去爭辯取勝的。如果你卻偏偏要這樣做,那麼你的精力和時間會不值一錢,更不要說到感情的損害了。除了彼此都能虛心地,不存半點成見,在某一個問題上專程討論之外,一切爭辯都應該避免,就算是一個學術性的爭辯,你也不用認為這就是發揚文化的精神。愛和別人爭辯,你以為可以用理論壓倒對方,其實根本不能。有人表麵看著是服了,但是他的心裏卻不平,這樣你不但得不到好處,相反害處會隨著增多:你損害了別人的自尊,別人對你產生反感;會使你很容易犯下專挑剔別人錯誤的惡習;它使你變得驕傲;你將因此失掉所有的朋友。

自古以來,尊敬別人,是談話藝術的必需條件。專門為難對方,逞一時之快,於人於己都無好處。你不想別人損害你的尊嚴,但你也絕對不可損害別人的自尊心。常言道:“要想別人尊敬你,你必須先尊敬別人。”甚至於你的兒子或者下屬,如果有不足之處時,你可以向他們詢問,還可以向他們做一番闡述,而方法態度首先要真誠大度。

忌隨意附和。

每個人講話都有其獨特的方式,無論是講話的語言還是手勢,都具有個人色彩。例如美國人最擅長以誇大的動作表現自己內心感受的極限;歐洲人和東方人則比較含蓄、內斂,不輕易把自己內心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表現於外。

說話需要借助情感的大力支援,也就是必須集中情感來表達才能打動人心。人並不是機器人,說話一定要有抑揚頓挫。為了輔助或加強語氣,還必須加以形容詞或語尾助詞。

談話必須要時常加入自己的意見才能成立,一般人總是習慣於附和別人說的話,但這種沒有獨自思想的附和語詞,並不能表現出個人的獨立人格與個人意見,一個喜歡強調自己想法或意見的人,是絕對不會以附和的口吻來表示自己的看法的。

許多人在交談時有“我同意……”的習慣用語。其實在朋友交談中,朋友想要聽的是你個人的看法,而不隻是要你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讓自己成為更獨特的人就必須與一般人有所區別,盡量地表現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因此,不妨多應用些特殊或極端的例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總是附和別人的想法。

忌故意對立。

千萬不要故意與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專門喜歡表示與別人不同的意見。處處故意表示與別人看法不同,比如說:你說這是黑的,他在這個時候就硬說是白的;在後來你又改變了看法也說這是白的,他在這個時候就會反過來,說它是黑的了。這種人與那些處處隨聲附和的人一樣,會被人看不起,最後還有可能讓人認為他是一個不忠實的人。

忌質問。

用質問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假如你真想讓對方心悅誠服,越是在緊張競爭的場合中,越不可用質問的方法。當對方為你的質問所窘迫時,他雖然形勢已趨失敗,但他肯定是懷恨在心的,絕對不會讓你高高興興地得到勝利的。

雖然在朋友之中,偶然以質問來取笑是可以的,不過不可用得太多了,更不可使之成為習慣。倘若你專用質問的態度向人進攻,而反被對方以更大的理由把你壓倒時,你將會丟臉。以溫厚待人就是為自己留有餘地,向前衝得太猛,摔得也越狠。

用質問式的語氣來談話,是最易傷感情的。許多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惡,都是由於一方喜歡以質問式的態度來與對方談話所致。除遇到辯論的場麵,質問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覺得對方的意見不對,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見說出,何必一定要先來個質問,使對方難堪呢?有些人愛用質問的語氣來糾正別人的錯誤,這足以破壞雙方的情感。被質問的人往往會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到大大的打擊。尊重別人,是談話藝術必需的條件,把對方為難一下,圖一時之快,於人於己皆無好處。你不想別人損害你的尊嚴,你也不可損傷別人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