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修煉篇:因果四訓(22)(2 / 3)

生活中這種人非常多,說話不注意場合,不看時機、對象,從而導致好心辦壞事。說話是有時機的,什麼場合說什麼話,故事中的朋友聚會主題是慶和祝,因此,除了喜慶之外就是祝賀,祝願,而不是專揀不開心的事說。

說話是有對象的,人家33歲未嫁,本就是人家的必病之一,你反複強調26歲若未嫁出去就掉價了,豈不是當場在侮辱對方。

說話是有場合的。讚美人時我們可以當著所有的人高聲讚美,但我們要說別人沒麵子的話時,最好是單獨交流為好,否則會令聽者十分難堪。

總之,令人掃興的話,最好閉嘴別說。

另外,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的人也是令人掃興的。

社交中的說話,同站在教室中教課或是站在演講台上演說有很大不同,教課和演說,隻有你一個人在說話,別人不能插嘴。而社交中的說話,彼此在對等的地位,如果在這種談話中,你一個人一直滔滔不絕,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傾瀉著,那對方就沒有說話的機會,完全是你說別人聽了。這樣肯定不會受人歡迎,甚至會被別人恥笑。

世界著名記者麥開遜說:“不肯留神去聽別人說話,是不受人歡迎的表現。”

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發表欲的,如幾個人聚在一起講故事,甲隻管滔滔不絕地一個接一個地講下去,使乙和丙,想講而沒有機會講。我們試想一下,乙和丙的心裏一定不好受。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說話的機會,專門聽甲的講話,自然會沒有精神聽下去,隻好不歡而散了。

你如果能夠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你也就能給人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在交談中你就更容易乘風遠揚,順利抵達自己說話的目的地。

13、訓練發怒的話冷卻後說

憤怒時說的話,大都是氣話,氣話是讓聽者生氣的話,這樣隻會使雙方情緒升級,繼續惡化,很有可能打鬥起來。

憤怒的話,大都是發泄的話。將你自己身上的黴氣、怒火和垃圾全潑向聽者,這對聽者不公平,就算聽者惹惱了你,就算對方素質低,你一發怒,則也看出了你的素質並不比對方高。另外,你發怒的聽眾若不是惹惱你的人,那你就更沒資格對平時對你好的人發火,這樣隻會造成新的負向人際關係。

憤怒的話,大都是粗鄙之話。這些話的內容十分難聽,甚至許多人因罵了他人的娘而進一步惡化對方心情而發生暴力行為,因侮辱了對方人格而受到暴力回擊,因丟了對方麵子而分道揚鑣。

總之,憤怒的話,是負麵情緒的反映,是沒有經過過濾加工後說出的話,是傷及他人的話,這種話有百害無一利,所以,千萬不說為妙。如果一定要說,那就得過一天再說,至少是先咬緊牙關等會兒再說。

為什麼要等上一等再說呢?

因為人是情緒的人,人的情緒總是正與負之間搖擺,一會兒是積極、快樂,一會兒就有可能苦悶、惱火,這就是我們的普通人。

心情如天上的雲,一會兒來了,一會兒又去了。

因此,當我們心情不好時,當我們想發怒時,我們應想到這個怒發不得,一發輕則會傷及他人,重則會立即傷及自身。許多打鬥事件,許多人致命都隻因為一句發怒之語。

有三個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三個人決定合作開一家公司。於是,公司很快開張。但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就開不下去。三人心情都不好,因為投入的錢都沒收回,而他們其中兩人錢並不多。這兩人就彼此埋怨起來,其中一位為了挽救成本,提前撤退了。

幾天後,撤退者不知從哪裏聽到流言——說他不講朋友義氣,將風險轉嫁給他人,不地道。

撤股者本是個暴脾氣,第一次因理虧而強行忍了下來,沒有當場發火。當第二次聽到鄰人又在議論他時,他就發火了。他怒斥那路邊閑聊的中年人。

閑聊者本是無意與他為敵,隻是隨便聊聊而已。但人家罵到麵前也不能退縮呀?更何況這閑聊者還認為他是講的事實。於是他也不示弱,回應道:“我就講了,怎麼著?你是什麼人,你自己最清楚!”

第一個回合就交上了火。

由於這兩個人都脾氣不好,對話剛進入第三個回合就打了起來。

撤股者力氣大,用力將閑聊者向後一推,很不奏巧,閑聊者後退時被拌倒,後腦殼剛好倒在一尖尖鐵齒矮圍欄上,鐵尖紮入腦袋裏,人當場暈過去。

110、120很快趕到,醫院搶救,花了五萬多元最後依然成植物人,一場官司下來,這個撤股者不僅被關了一段時間,還要承擔近30萬元的醫藥費。

隻因聽不得閑聊者議論自己,最後卻因一時衝動發火罵人打人而造成如此人生場景,實在令人遺憾呀!

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時,當我們的情緒來了時,我們千萬要記住,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忍一忍,待過一天後再說,至少也要等上一會兒再說,否則,就會壞大事,就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同事在生你的氣,其中必然有原因存在。姑且不論是否是你的錯,千萬不能以同樣的情緒對待,那會使他的情緒進一步激化,進而更加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