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體製改革,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
教改研究
作者:馬眾
摘 要: 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進行準確和客觀的評價,不斷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和社會就業領域一項突出而緊迫的任務。通過查找大學生的就業數據,發現當前大學生出現了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分析大學生就業情況,本文認為我國高等教育體製是影響和製約大學生就業質量的主要因素,隻有在高校層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深化教育體製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就業質量 現狀對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生就業比較關注,但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更關注就業率和失業率,這僅僅反映了大學生就業的數量和比例,而忽視了對就業質量的關注。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內涵
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包括多方麵含義:
1.就業質量是反映就業結果的綜合性指標,是一個將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概念,既要客觀反映大學生的就業狀態,又要體現大學生的主觀就業感受。
2.就業質量是一個將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概念,既要在宏觀層麵對一個地區或者一個行業的整體就業情況進行研究,又要在大學生作為單一勞動者的微觀層麵進行研究。
3.就業質量是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相結合的概念。就業作為一種社會活動,評價就業質量如果缺乏對對社會意義的考慮就是不全麵的,尤其是將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作為評價對象的時候,他們對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都有重大意義,其就業質量不僅要考慮個體價值的實現,更要考慮對社會價值的貢獻。
二、現行教育體製影響大學生就業質量
在現行的教育體製中,有些專業的設置已經不符合當今市場經濟的要求,這些專業與企業的需求有很大差距,有些專業非常受企業歡迎,學生的高考誌願集中在這些專業,有些專業脫離了市場的實際,這些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適合的就業崗位。高校在專業課程的設置方麵,多數是依靠專家進行專業論證,但是在參與論證的專家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曆的很少,高校很少進行企業人才需求的調研,有些課程的安排僅僅是為了符合學校的課時要求,並沒有全麵掌握企業對人才方麵的真正需求。在教育方式上缺少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對策,使企業需求的能力要求沒能在大學校園中得到培養,在就業中很難招到適合的崗位。
三、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的途徑和對策
1.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直接反映了高校教育質量。高等學校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大學生在高校中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方法都影響大學生的培養質量,高校應積極轉變辦學思路,根據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從實際情況出發,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把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以社會和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