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教改研究
作者:周密
摘 要: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後,教育部魯昕副部長表示,我國將出台技能型人才和學術型人才高考分開的改革措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將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轉型,一時間,中國職業教育春風撲麵。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和活動能力不斷下降,不但影響自身體質和健康狀態,而且影響學業。因此,學生身體狀況是否良好已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而是關係整個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問題,對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體育教學的總體培養目標,對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評價體係等進行分析,並提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應對方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改革措施
1.引言
我國已提出職業教育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即建設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目前修訂《職教法》已列入計劃,製定校企合作促進辦法。針對我國教育現狀,構建現代職教體係的關鍵在於改革和創新。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因此,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製機製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尋求創新人才培養體製、辦學體製和教育管理體製,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製度,探索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代學校製度,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
2.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
2.1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模糊。
隨著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知識水平等具有較大差異,部分學生對體育教學理解不清,認為體育課就是在室外放鬆,忽視體育鍛煉的目的。麵對差異如此大的學生,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師顯得無所適從,學生對其講授的課程根本提不起興趣。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質根本不能被充分認識,體育鍛煉效果不能凸顯,導致體育教學跟不上學校教學的整體發展步伐。
2.2體育教學理念陳舊。
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和更新是教學改革的先導。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始終遵循一條清晰的體育基本知識傳授和運動技能形成的教育主線進行,即強調係統的知識傳授和運動技能的掌握,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適應能力訓練、自我展示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培養、社交能力發展都不夠,而且是極度缺乏。
2.3體育教學要求降低,主導角色發生轉變。
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長期過於重視知識傳授,單方麵強調體育技能的培養而忽略體育對意誌、品質的鍛煉。加之近年來,高職院校出現學生在體育課中猝死的個別現象,使得學校、教師在保證教學安全的前提下,簡化技能難度,減少運動量,降低要求,隻以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主。不僅不適合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興趣培養,反而造成整個課堂教學都以學生為主導,甚至無法完成教學計劃。
2.4體育教學模式僵化。
現階段使用的體育教學模式基本以教師傳授技術、技能為主,重視發展學生的身體,即“講解——示範——分組練習——巡回指導——教學比賽——總結講評”,缺乏針對學生個性與特長的合理教學模式。
2.5體育教學方法單一、呆板。
傳統體育教學法采用的是運動技術教學法,指教師通過講解、示範、完整和分解法指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術。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缺乏新意,缺乏快樂體育的精神享受,學生的積極性不容易被調動,忽視體育以人為本的自然本質。